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南明靖江王阅读 > 第九十九章 旧情

底色 字色 字号

南明靖江王:第九十九章 旧情

    “监国,吾军还有五日可至衡阳。”

    朱亨嘉点点头,衡阳可是座历史名城,“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亦名“雁城”。

    “全军加速行进,让将士们把军歌唱起来。”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十五万大军威武雄壮的歌声,将衡阳西部的祁山震得地动山摇。

    “报,明军已过祁山”。

    “再探!”

    “喏!”

    清智顺王尚可喜神色凝重,将心腹许尔显唤了过来。

    “许将军,汝速带人将各位将领的家眷送往武昌”。

    此次南征,为了充分调动各位汉奸的积极性,英明睿智的摄政王多尔衮流露出了在南方划块地盘给他们裂土封王的意思,并允许他们携带家属。

    这一下,三位王爷疯狂了,对着明军拼命地打。军纪也好了很多,指不定打下的哪块地盘,以后就是自己的封地,可不敢乱抢乱烧乱杀。

    摄政王真是睿智啊!不过“多尔衮”这名字,满语意思为“狗獾”。这种小生灵,胖乎乎的,又蠢又笨,似乎和睿智不太搭。

    湖广不好打,尚可喜赶紧将家眷们往后方送。

    尚可喜的本部兵马两万,又收编了黄朝宣降兵三万,还收拢了其他一万杂军。

    看上去不少,其实能战的只有他的本部两万人。

    他令部将先启玉领兵五千守郴州;班志富领兵五千守耒阳;自己领兵五万守衡阳。

    ??

    明军中军大帐里,朱亨嘉开着李明忠的玩笑。

    “李将军,汝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皆有旧,上了战场可下得去手?”

    李明忠当年在皮岛,以昌邑主簿身份,从毛文龙军。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关系都很好。尤其和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兄弟相称。三个人经常在一起慷慨谈兵、饮酒唱歌(“饮酒唱歌,皆自负”)。

    努尔哈赤在辽东大杀汉人,辽民的孤儿很多,毛文龙收了几百个孤儿做“义子”、“义孙”。

    清恭顺王孔有德,还有个名字叫毛永诗。他全家死于鞑子之手,和兄长孔有性投毛文龙。毛文龙收他为养孙,赐名永诗。

    清怀顺王耿仲明,家人遇害后,为毛文龙部将,是孔有德“义兄”,军中人称“孔耿”。

    清智胜王尚可喜,还有个名字叫毛永喜,父母、兄长皆死于清军手。毛文龙收他为养孙,赐名永喜。

    李明忠跟清人也有仇。当年他在昌邑城当主簿,清军攻破昌邑,屠城,家人遇害。

    后来,毛大帅被袁崇焕杀了,孔有德、耿仲明投了登莱巡抚孙元化,李明忠留在皮岛继续抗清。

    再后来,登莱事变,两人造了大明的反,要投清。他们跑到皮岛,邀李明忠一块去。李明忠火了,你们这些不要祖宗的东西,忘了和鞑子的血海深仇了吗?吾李明忠,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他跟这两人割袍断义,对他俩曰:“中原人当归中原,异地富贵非我愿也”,单骑返回京师,向崇祯帝上书言平辽方略。

    又后来,此三人成了清国三顺王,李明忠投了史可法,成了广东西山参将。

    皮岛兄弟,反目成仇!

    历史上,李明忠反清,被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俘虏了。耿继茂一见是李明忠,亲热得不得了,给李明忠磕头,“居然是您呀,李叔叔,您要是归降可封侯”。

    李明忠仰天大笑:“唉,我和你父亲在皮岛分别时,如果愿意跟他一起投降,如今分藩开府,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明遗臣,力尽而死,你不要再说了。快快杀我!”(“嗟乎!吾与汝父别皮岛时,肯降心向北,今分藩开府,岂足道哉!大明遗臣,力尽而死,夫复何言!)

    听见朱亨嘉担心自己不忍对以前的皮岛兄弟下狠手,李明忠气得满脸通红。

    “吾早已和此三贼割袍断义,誓取三贼首级来报监国”。

    言罢,李明忠愤然离开中军大帐。

    他刚走,郑封溜了进来。

    “郑卿,李将军对大明赤胆忠心,卿这招可有点损啊!”

    郑封一笑:“监囯,请将不如激将。李将军性格沉稳、深谙兵法,惜乎用兵过于保守。此战,吾军拚的就是时间,必须抢在孔有德回师前,拿下衡州、长沙。所以,须得激李将军一激,让他快点打”。

    朱亨嘉指着郑封,笑得前仰后合。

    “郑卿啊郑卿,别人的心只一窍,卿却有七窍。好一颗七窍玲珑心也!”

    ??

    李明忠回到军营,羞愤难忍,唤部将陈上川、邓耀、杨彦迪入帐议事。

    此三人皆大明忠贞之士,历史上一直坚持抗清。后来兵败后,退往安南国,成了后世越南华族的祖先。

    三人见李明忠怒容满面,惊问:“大帅何故动怒?”

    李明忠道:“今日监国召吾,言及皮岛旧事,疑吾对三贼有旧情。与三贼有旧,实吾耻耳。此耻唯有以贼之血来偿。明曰,汝等可愿随吾死战?”

    三将亦大怒:“大帅之耻,即全军之耻也,末将等愿随大帅死战!”

    李明忠点点头:“汝等回营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兵发熊罴岭。”

    ??

    熊罴岭,因山势嶒峻盘踞似熊罴而得名。当地民谣曰:“熊罴离地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离鞍”。

    尚可喜令参将李之珍领兵五千守熊罴岭。李部有一千尚军老兵,四千黄朝宣降兵。

    李明忠部三万,直抵熊罴岭下。他见熊罴岭地势太险,命部将邓耀领兵七千先打熊罴岭附近的灵官殿。

    放了一阵火炮,轰击清军。

    火炮刚停,邓耀挥舞双刀,一马当先,阵斩清将三人,部下感奋,皆死战。

    明军击败清军后,驱赶着清军往熊罴岭撤退。

    清军撒开脚丫往山上跑,明军举着刀枪在后面追。

    明将陈上川、杨彦迪分兵攻打熊罴岭两翼。

    将士们五人一组、两人举盾、三人持铳,向上仰攻。无数明军,一组、一组地奋勇登山,象一股股红色的波涛。

    “轰!”

    一枚枚火炮在明军中爆炸,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一名明军刚登上山腰,一支流箭射穿脖颈,时间一下停顿,栽倒。

    又一名明军被山上的礌石砸中,连人带石滚下山去。

    仗正打得激烈,山上的清军,忽见灵官殿方向,来了一群己方溃军,往山顶跑来,一边跑还一边喊着:“败了!败了!”

    熊罴岭清军大多是黄朝宣部降兵,之所以坚持到现在,是因为身后有尚军老兵弹压。现在一看己方败了,再也弹压不住,撒腿就往后山跑。

    “后退者,斩!”

    尚军老兵,抡刀一舞,一颗颗脑袋落地。

    没用,逃兵太多了。尚军老兵仅一千人,实在杀不过来。

    杀急了,这些逃兵举刀反抗,山顶乱成一团。

    李之珍只得率部后撤。刚逃下山,明军大将杨彦迪杀到,手起一枪,刺透李之珍后背。

    此战,只打了三个时辰,歼灭清军四千,逃回四明山者不足五百。

    清四明山守将乃是副将陈武。陈部有兵一万,一千五百名尚军老兵,八千五百名黄朝宣降兵。

    尚可喜把降军摆在前方,是因为他听说明军势大,存了保存实力的念头。当了这么久的汉奸,尚可喜深谙做汉奸之道,那就是手里得有实力。

    你有实力,主子才会给你肉吃。把老本都拼光了,在主子面前就不值钱了。

    若不是畏惧清国军法森严,尚可喜甚至打算不战而弃衡阳。

    陈武听闻明军不到一日就攻下了熊罴岭,大惊。他令部将分守登仙崖、野牛坪各处,自己率中军守四明山主峰腾云岭。

    腾云岭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三十六座,很高,比两个熊罴岭还高。但它之所以叫“腾云岭”,并不是因为高,而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位仙人,叫“腾云祖师”。现在两军交战,打扰了这修仙圣境,罪过!罪过!

    陈武想,就算明军一天攻下一座山峰,怎么也能坚持一个多月,足以等到王爷的援军了。

    李明忠来到四明山下,见群山无涯,起伏相连。不由叹道:“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

    忽报监国又遣白文选、冯双礼二将各领兵一万来助战,这二人皆是大西军降将

    李明忠谓二将曰:“吾以结交汉奸为耻,二位以曾经做贼为耻。此雪耻之战焉,不可不奋勇!”

    白、冯二将慨然应喏。

    李明忠令白文选攻登仙崖;冯双礼攻野牛坪;自率陈上川、邓耀、杨彦迪三将攻腾云岭三十六峰。

    没什么兵法妙策,堂堂正正而战。兵多欺负兵少,人狠欺负人怂。

    清军没料到明军从各个山头同时进攻,一时间处处锋火、方寸大乱,首尾不能兼顾。

    明军将士不顾生死地冲山,倒下一批,上来一批。清军大部是降兵,作战意志不强,明军又打得极凶狠。这股狠劲吓住了清军,他们纷纷弃山而逃。

    不到两天,清军丢了一半的山头。陈武怕被明军切断后路,困死在山顶。不得不领残兵,往衡阳逃窜。

    陈武逃了三十里,喘息刚定,忽报尚可喜派总兵张月领兵五千来援。二人合兵一处,往衡阳退却。

    “哒哒哒!”

    马蹄声声,乌云滚滚,明军的骑兵追过来了。

    当先一员老将,白马红袍,身材雄伟,五官紧密,轮廓分明。金色的八瓣黄明盔下,一双剑眉竖立,眼神锐利,寒光凛凛。

    大明定西侯李明忠,带着一千精骑杀到。追上清军,也不废话,从箭囊中取出一支长箭,拉开复合短弓,“嗖”的一箭,射落清军号旗。一杆马槊上下翻飞,将清兵一一刺于马下。

    槊是茅的一种,外形和枪很像,只是比枪更长、更粗、更重,锋刃上有明显的破甲梭,锋利若宝剑。因为沉重,一般的明军用不了,李明忠,大将也,举重若轻,挡者披靡。

    将是兵的胆,大将奋勇,明军自然敢战。陈武部已被明军杀丧了胆,落荒而逃,又冲乱了张月部的军阵。张月无法,只得跟着陈武一起逃。

    步兵遇到骑兵,只能结阵而战,想跑是跑不掉的。

    李明忠也不着急,领着一千精骑慢慢追杀。遇到有投降的清军,即令其放下兵器,跪于路旁。

    追了几十里,李明忠追上陈武,一槊刺于马下。

    ??

    “什么?才三天就丢了熊罴岭、四明山?”

    衡阳城里的清智胜王尚可喜目瞪口呆,半晌才发问:“明军先锋何人?”

    “禀王爷,明军先锋是定西侯李明忠。”

    尚可喜一楞:“是他啊,难怪打本王打得这么狠!”

    “李兄啊李兄,弟知道兄痛恨弟做了汉奸,可兄又怎知弟的苦衷,但凡有一条活路,怎会走这条绝路!”

    尚可喜和孔有德、耿仲明不同,他降清真的是被人逼的,被上官逼的。

    孔有德、耿仲明造反失败后,约尚可喜一起降清,尚可喜不从,不但不从,还领兵打他俩。你们这两个不要祖宗的狗东西,吾非砍了你俩不可!

    因为替大明平叛有功,尚可喜被擢为副将,驻守广鹿岛。

    然而,很快地,他的噩运就来了。欣赏他的总兵黄龙战死了,换了个叫沈世奎的当东江总兵。

    此人跟尚可喜有私仇。

    在大明朝要是得罪了上官,那是要掉脑袋的。沈世奎想骗尚可喜至皮岛,然后再诬他谋反,加害。

    事机不密,尚可喜知道了。

    没法子,得罪上官了,留在大明只有死路一条。走投无路,尚可喜只好降了清。

    皇太极听说尚可喜来降,大喜,出城三十里迎接,规格和孔有德、耿仲明归降时一样隆重。

    皇太极精通权谋之术,他见来降的汉人很多,分而治之。令孔有德、耿仲明领一军,为“天佑军”;尚可喜领一军,为“天助军”。两军各不统属,互相竞争。成功地挑得辽东三矿徒,内部不合。大家谁都不服谁,自然只能服他皇太极。

    就这样,本来桀傲不逊,动不动就亮刀子造反的辽东三矿徒,被皇太极三两下收拾得服服帖帖,比狗都听话。

    听说明军的先锋是李明忠,尚可喜眼眶湿润了,忘不掉的皮岛旧事涌上心头。

    “故人重逢,吾当退避三舍!”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