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上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毛正梁在如今时候打算进攻广平路与顺德路,那对于刘起祖的品行、能力及广平顺德两地如今的状况,自然也展开了一番精心调查。
故在王府的书房之中,毛正梁看着姬宗周和韩熙,便也就指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图侃侃而谈道:“刘起祖之辈,骨子里便是一色厉内荏之徒。
他如今虽节制广平,可其本人却依旧带着老营驻扎在顺德路的任县,根本就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了毅力。如今所求的,也只是保全眼前富贵而已。
所以他便让他的兄弟刘兴祖镇守驻守在了广平路的邯郸城,然后大肆征调百姓入伍。说句不夸张的,在如今时候广平路及顺德路近乎是全民皆兵。
两路之中青壮男儿,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残废,便都被刘氏兄弟编入了军籍。境内兵马之多,甚至不亚于田丰。
因此,广平及顺德两地赋税及重,刘起祖对境内百姓的搜刮几乎达到了十取其七的地步,境内百姓可谓苦不堪言。
故在孤看来,只要咱们进军广平的第一战能打的漂亮响亮,撕下刘起祖一直披在身上恐吓百姓的那层虎皮,那战胜了刘起祖便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大王所言甚是!”听到毛正梁这样一番话,韩熙也是复议的点了点头,“刘起祖倒行逆施已久,其人在境内搜刮甚重不说,更因御下不严,使其兵丁跋扈不已。
据臣所知,刘起祖帐下的将领们在手中缺少银钱时,甚至会让部下假扮盗匪,在城池四周的村庄及乡镇中大肆劫掠。百姓因此而死的不知凡几。
刘起祖明对此心知肚明,却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加理会。致使军中将领为获银钱争相效仿,甚至将这等恶行戏称为‘打草’。
这等倒行逆施之贼,民怨早已沸腾,只是苦于实力不足,不敢起事而已。所以,只要大王兵进广平并取得小胜,广平及顺德各地响应大王之义举就定会蜂拥而起。
故在臣看来,刘起祖此人,着实不足为虑。只不过除刘起祖外,我们却不得不考虑元大都方面的鞑子兵。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元蒙朝廷如今虽不复以往,但也曾拥地万里。而今元帝虽只顾享乐,宛若市井纨绔,但到底是御极近三十载的正统君王。
虽说贪图享乐,可却不是蠢笨之主。也曾挫败先王北伐,手中握有十万精兵。这样一来,如果他在我军攻打广平及顺德时派兵支援,而后再以大义之名召集察罕及孛罗,那这一战可就棘手了。”
“哈哈,不会,不会。”
听到韩熙不免担忧的话,毛正梁却是直接摇了摇头。“今时不比往日。我父当初北伐之时,元蒙执政之人乃是那贺惟一贺太平。可在如今时候,元蒙执政之人却是东山再起的皇太子党搠思监。
和贺惟一这老贼不同,搠思监乃是正儿八经的皇太子党。且据孤所知,早在脱脱倒台时,搠思监便投到了元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帐下,而后,两人好的简直能穿一条裤子。
因此,当爱猷识理达腊顺利扳倒贺惟一,让搠思监重新东山再起后。爱猷识理达腊这个挂名的中书令,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
元大都中的政敌近乎被他肃清干净,元蒙的朝堂上,也近乎成了他的一言堂。说句不好听的,要不当今元帝手中还握着一支兵马,这元蒙皇太子也早就要登基为帝,让他爹妥懽帖睦尔去后院当太上皇了。
所以,除非咱们再一次领兵打到元大都的城门底下。否则,当今元帝妥懽帖睦尔就绝不会将这支兵马派出去。
这是他的护身符,是守在他皇位前的最后一道屏障,他只会死死的握在手里,绝不会将这支并马交给任何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
故在后世,新华夏的开国伟人便讲了这样一句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可见,不管是今时还是往日,任何一个国家和政权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
因而,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爱搞内斗的也绝不仅仅只有汉人。就比如眼前的元蒙,如此庞大的帝国之所以会败亡的如此迅速,百分之五十便是因为内斗。
比如脱脱的高邮之败;察罕和孛罗的晋冀之争;元帝和皇太子之间的父子相争。可以说,在长达二十年的王朝末世中,元蒙朝廷内部的争斗从未休止过。
故在毛正梁言罢后,一旁的姬宗周都不禁信心满满的道:“大王说的对,对我们而言,这将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之间那愈演愈烈的矛盾使他们二人在现在根本无暇他顾,而元帝父子的内斗,更是断绝了广平及顺德两地得到支援的可能。
对于我们而言,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甚至不需要从济南这边征调兵马,只需派遣东昌及德州一带的部队,便足以攻克广平及顺德。”
“对,便是如此!”
听到这话,毛正梁终于点了点头。
东昌路的兵马有四万人而德州一带的兵马则有三万五,两地兵力相加便有七万五千人。而这之中,上过战场的老卒更是占到五万。
因此,就算不装备鸟铳,山东部署在东昌及德州地区的战力便超过了顺德的刘起祖。
而要再加上毛正梁在前不久往东昌及德州两地各配备的五千杆鸟铳,在战力上,领兵的续继祖和王士诚便超了那刘起祖一大截。
故指着地图,毛正梁终也不由对着姬宗周和韩熙道:“东昌路紧挨广平而德州一带则紧挨顺德。我准备让王士诚率本部兵马由东昌进攻广平,而续继祖则由德州走高唐州进攻顺德。
让他们一北一南两线进攻,争取秋收之前,便攻克广平及顺德。二位对此,以为如何?”
“大王英明!”
韩熙和姬宗周,闻言皆拜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