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大唐新史阅读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海阔凭鱼跃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唐新史:第一百六十七章 海阔凭鱼跃

    既然是接风宴,侯老爷子自然是坐主位,苏定方带着几个县令作陪。

    其余的人按官职大小依次落座,几个土人打扮的居然能坐到次席。

    “都是些头人,挺老实的,被南边蛮子欺负的那叫一个凄惨,投奔过来的时候连口锅都没有,现在城外的田地全靠他们耕种。”苏庆节帮忙介绍。

    云贵六诏现在还不算强大,有些甚至连黔西的部落都干不过,被人撵出来很正常。大唐也就是需要维持商道才会建姚州都督府,要不谁会跑这呆着。

    前隋战乱那么些年,就连关中都还荒着好些田地,突厥如果不是做的太过分,侯大宝估计连李世民都没兴趣灭他,归根到底就一个词,缺人。

    后世一个省随便都有四五千万人口,大唐现在连两千万都不到,就算把逃民,奴仆全上户籍也凑不出来。姚州三县下辖连二百户唐人都不到,剩余的全是土人,大唐税率对这些人算是温和的,全按大唐子民的折半收取。一是这些地方耕种手段实在太落后,刀耕火种不是传说,一亩地能收二百斤稻子算是祖宗保佑。二是他们除去给大唐上税,还要上交给部落首领一部分,算下来过得比大唐庄户还惨。

    侯大宝盯着那帮头人看了半天,觉得没什么意思,决定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

    苏定方端起酒碗先发言,侯大宝看到自家的酒坛子后暗叫要遭。

    果然,酒一下肚就见老苏鼓着腮帮憋气,弄得大堂里的官员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全都傻愣的站着。

    “小口喝,小口喝,这酒可不比寻常,后劲大着呢。”侯老爷子边解释边端起酒盏做示范。

    苏定方打出个酒隔,这才长舒一口气,抚着胸口说:“这比三勒浆还烈,跟刀刮似的,不过确实补人,我这肚里现在快冒火了。”

    见老苏没事,其余的陪客才纷纷学着老爷子的样子小口喝下,赞誉之声顿时纷至沓来。

    侯大宝总算能开动了,这桌就他和苏庆节路怀还有敬君弘四人。

    竹鼠是切小烤的,估计是怕吓坏客人,还故意去了头脚,侯大宝啃得那叫一个香甜。

    “竹鼠,你吃的是竹鼠,见过吗?”苏庆节想表现表现。

    “你这烤的不行,竹鼠就得红烧滋味才足。”侯大宝满不在乎的又夹起个炸好的蜂蛹塞嘴里,味道不错,看个头应该是“黑土甲”这种类型,后世人工养的都两块钱一个,面前这碗放后世没个千八百的别想吃到。

    苏庆节被侯大宝的吃相震惊住了,小心翼翼的问:“这些玩意你都吃过?我当初可是大半月没吃下饭的。”

    “大惊小怪,这些都是大补的东西,你这么瘦就该多吃,路怀才该少吃呢。”侯大宝一脸不屑的回答。

    路怀和敬君弘端着白饭在扒拉,在他俩看来这里的菜品都很可疑,老鼠虫子就不说了,连那碗青中带黑的蘑菇都不愿碰,只吃那碗凉拌的野菜类植物。

    “什么鬼东西,芹菜不像芹菜,野菜不像野菜的,还有股子鱼腥味。”路怀平日都是肉食性动物,吃绿菜很容易发牢*******芹菜和折耳根,你脑门上都长红包了,不想变张鱼那样就要多吃,这可是去火的良药。”苏庆节在一旁显摆,路胖子苦着脸开始往嘴里扒拉。

    还是敬君弘好,军伍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只要敢端上桌的都是吃食,一样都不放过,就连虾巴虫也嚼的喷香,和侯大宝有得一拼。

    汤菜就一个,里头炖着个比鹌鹑还小的飞禽类生物。

    路怀嫌光吃野菜淡得慌,端起来就倒了半碗浇饭上,先试一口尝尝味,然后就停不下来了。

    “这是什么鸟,真鲜哪。”胖子撕扯着炖好的鸟肉感慨。

    “竹鸡,林子里多的是,就是肉少,打得费劲。”小苏开心的解释。

    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大堂里诸人吃得那是赞誉不绝,只留侯老爷子闭着眼睛干嚼,看样子和路怀没什么两样。

    “你怎么离开长安也不说一声,搬新屋时都没敢跟你家里请神。”侯大宝吃饱喝足才开始问话。

    苏庆节啃着块竹鼠肉说:“你当我想,阿耶刚接令就开始收拾行装,第二日便带军出了长安,哪有空跟给你们说,到了这地方阿耶又不让跟你们写信,说是怕误了大事,这不就耽误到现在。别说我,你呢?侯爷爷啥时候成刺史了,你这是走了谁家门路。”

    小侯红着脸把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并且一再强调这属于被奸人陷害,不算升官。

    “建军时为何不把我名字加上,你都校尉了我还是个白身!”苏庆节掐着侯大宝脖子乱甩,趁势擦干净手上的油腻。

    “你连人影都见不到让我咋报,兵部又不是我家开的!”小侯笑嘻嘻的解释,顺手又夹起筷炒蘑菇尝尝。

    ......

    按大唐规矩,接风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陪客们就歇在厢房内,等明日才各回各家。姚城哪怕是新立治所,宵禁这条也是必须遵守的。

    侯大宝看时间还早,要求苏庆节带自己参观一下,顺便了解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防止爷爷往后被人利用。

    姚城不大,满共两条街,估计连三百户都不到,挨着府衙这边住的都是唐人,一个个挺胸抬头,嗓门叫的老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府衙背后则是些当地土人的居所,看房屋样式就能区别出两帮人来。唐人住户还是按传统样式建院门正屋和厢房,院墙这东西必不可少。

    土人的却不一样,临街都是正房,有条件的拿竹条木棍做个篱笆,没条件的连篱笆都没有,挖条排水沟就当界限了。

    侯大宝和苏庆节一身绸袍打扮,脚上还套着木底的套头靴,一看就是典型的汉家儿郎,路上行人纷纷避让,有胆大的还会用蹩脚的大唐话打个招呼,引来一片哄笑。

    大唐现在还算不上威名远扬,充其量是借了前隋的东风,杨坚当年的威名至今还在当地流传,没人分得清隋唐的区别,在他们看来但凡说汉话的都是一样。

    快到城门口时,两人身后已经跟了十几个孩子,咬着手指不敢打招呼。

    侯大宝轻声问小苏:“你收的徒弟?”

    “嗯,蛮汉都有,没法子,这地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和我一般大的都忙着帮补家里,跟他们也聊不在一块,三扁担压不出个屁来。还不如这帮孩子,教他们背两句诗,唱个小曲就能乐呵一整天,就是说话老夹着土语,有时候让你半天听不明白。”苏庆节回头看着那帮孩子解释。

    “可以了,毕竟打小没听过几句唐话,慢慢教就行。”侯大宝拍着他后背安慰,心里却乐开了花。

    “走,带你抓螃蟹,外头河沟里有老多。”苏庆节觉着应该找个玩法。

    ......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