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几日,古乐约好的讲筳开讲了。
这日他抱着一大摞书籍文稿来找白芷,见面就要拉她随自己去讲筳。
作为文科文盲,非常鄙夷理科文盲恶心人的方式,让一个不懂历史、不懂文化、不懂政治的文盲去听什么课?
古乐以你白芷挑起的事为由,呛得她不得一起走。
叫来陈吾思,让他挑选几名护卫,架上马车,一同出城。
刚出南城门,沿着城墙向东捌了个弯,随着运河河道,一直前南,用了半天时间,行至一处名叫杨柳里的村子里。
据古乐说,陈以勤就是隐居在这村子中。因此处风景独好,还有小弯河道,有时还能垂钓为乐,让他乐不思蜀,几次皇帝要他回朝,都以脑疾为由,给拒了。
听到脑疾二字,白芷脸上有些尴尬之色,古乐不明所已,问是为何?支吾半天,白芷才将几个月前,把现代思想启蒙方面的书给陈以勤看了,故而,猜想因他此患了脑疾。
古乐一听原由,说:“笨人。”
白芷受不住骂,暴脾气冒出来,回骂道:“你懂个屁,也不看看当时我处的情况,那时鬼知道还有你们一群混蛋,老子又想改变世道人心,不把他当枪使能怎么办?”
古乐觉得也有三分道理,倘若是自己,怕是也会如此,那怕生命受到威胁,也会为这世道留下现代思想的变数,给世界一点希望,起码死得安宁一些。
古乐思考陈以勤看到的现代思想书籍后会有什么变化,按说,他已经半年不朝,以生病为由,告假不仕,隆庆顾念旧情,没许他辞官,就这样民不民,官不官的吊着。
显然陈以勤肯定受到现代思维的影响,已经将现代思维融会贯通了,不然也不会再三请辞,全因他明白旧有观念无法打破,新的观念无法形成,作为聪明人,自然不能冲到风口浪尖上,那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一言以蔽之:求不得,只能老死田园之中。
走进一片草木阴阴,经过石子铺设的小路,来到一幢木屋前,小院里是平整过的黄土地,栽种了一些蔬菜,架了二颗葡萄,掩映着大片阴凉,在焚天热浪的节气里,沁得人心脾一片清爽。
陈以勤与几个月前大有不同,他早生的华发,与几月前的黑如漆的光彩相较,截然不同。
他脸带笑容,笑容中充满苦涩,看着罪魁祸首,不知道是要责骂于她好,还是感谢她带来的新思潮。
显然,新的思潮很不合适的出现在不应该有的年代,这种思潮,以陈以勤学者观念来看,它是经过岁月的洗礼,通过无数的血和泪,用生命在佐证真理。
可惜,它出现的不是时候,时代带来的顽固,不会接受这些观点的,那怕是共和,其实所谓共和,是无数的团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组织,与民主不同,它更像是妥协下产物,如果非要硬搬死套,与相权有些类似,再把内阁权司加在其内,去掉皇权,组成一个相对的松散的权力结构,就更像了。
这是陈以勤苦思冥想出来的结果,然而,共和的一句,天下为公,就打破了不伦不类相权和内阁的组合体,如此再难更进一步。
最后把与现在观念相近的众治思想拿来研究,又碰到无法坚硬的钉子,皇权,它成了一切的阻碍,有它在前面,以内阁领导天下也办不到,而且发现,与宋朝相比较,那时的相权还能称得上众治的理念,之后,历史开上了倒车道,朱洪武觉得,敢与朱家分权者杀他全家(敢言立相者斩),这辆文明领先千年的文明马车,就此成为绝对独裁者的乐园。
作为学究天人的学者,他怎能不懂其中的道理,就算有能力改变权力结构,最终会被时代认定为无道、无德昏聩之人,成为真理的殉道者。
白芷很后悔当初坑苦了他,知道他心里的苦,早生华发就是最佳的证明。不由为时代悲哀起来,想起一首歌,在心里默默的唱了起来。
没有比皇帝怀抱里更温暖,它像大海一样宽广深邃,它的爱比血还要浓厚,
这幸福我们感受到,被如此吸引住,让我叫您一声爸爸,它怀抱下相信我们能活下去,啊爸爸啊我的命。
陈以勤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两人进屋。
推门而入,里面早就坐满了人,有些人认识,有些人没见过,张居正身后坐着是申时行,旁边坐着是海瑞,还有被刚刚放出来的徐阶,一脸淡默的李春芳等,他们身后,或多或少坐了一些人,不言可知,不是亲信就是幕僚。
古乐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早前还打过招呼,只请大佬们出来聚聚,没想到,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带了亲近之人,这是要做什么?古乐猜不出来。
为了早些完工,古乐快步走上正坐,把大开合的书一展,便开始讲读起来。
五礼,一曰吉礼。凡祀事,皆领于太常寺而属于礼部...每岁所常行者,大祀十有三...清明、十月朔祭泰厉,又于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
天下神祇坛东门外。神库五楹,在外垣北,南向...方丘坛二成。上成广六丈,高六尺,四出陛,南一丈,东、西、北八尺,皆八级...南郊有浴室,瘗坎在内壝外壬
地。
命妇冠服:洪武元年定,命妇一品,冠花钗九树。两博鬓,九钿...两博鬓,七钿。翟衣七等,金革带,馀如二品...四品,衣绣小杂花霞帔,翠妆饰,金坠子。五品,衣销金大杂花霞帔,生色画绢起花妆饰,金坠子...五品,金翠。六品以下,金镀银,间用珠。
(一共省略31264字)
对于历史白芷自认为是门外汉,一进屋便找了个角落,拿起薄毯为自己一裹,蒙头大睡。
直到一声拍桌子声音响起,才惊醒睡梦中的白芷,本以为是鼾声过大,恼了众人的学问,为此才有人拍桌叫醒自己,可放眼一看,全不是那么回事,原来海瑞实在听不下去了,这才暴起发难:“我说古先生,你为我们讲的什么?吉礼?这一讲就是从头到尾的讲,讲到第14礼,再之后是不是乐礼,丧礼,服饰礼,舆服,仪礼,您要做礼部尚书吗?这样讲法,没有三天三夜可都讲不完的。”
白芷没听明白海瑞什么意思,看看天色,已然是黑夜降临,猜测古乐肯定是磨洋工,专捡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讲,以至于拖到晚上,使得众人都是不悦,看在场的人数,已然走了一半的人。
场面被海瑞一挑起,群情激愤,拍桌、起身而走者不乏其人,作为当事者,不得不出面调停一下,走到古乐坐的位子上,才发现,大开的书籍上还有一块平板电脑,看了看文档上的标题,写着《明史》二字,作者张廷玉,这才知道,古乐拿没有出世的书籍,来考评大明史,给他们讲筳,心里暗叹:真是比我还能编,直接拿清人写的明史来忽悠,一来说明文化水平的确高,起码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谁具体去考证过嘉靖之前的明史,二来讲些不重要的问题,好规避风险,真是个老滑头。
古乐不为所动,把白芷扒到一边,说道:“这才那到那!我这还有食货、艺方、后妃、文苑没讲完,最多三天就可以讲完了,不要闹了,海大人。”
此话一出,又走了几人,然而大佬们却是一个没动,只是闭目不语,好似睡死一般。
白芷这才明白古乐的深意,不赶走那些小喽啰,怎敢放开了讲?为了配合他的意图,说道:“我听着很有趣啊!海大人啊!做学问者怎可心急呢?不知其小,怎知其大?哦,这叫见微知著嘛!”
海瑞一摔袖子,也走人了。
有几个小喽啰还是有一点不死心,硬挺着不肯走,直到大佬发话,让他们先回去,这才清空多数人,最后只剩下张居正、陈以勤、李春芳、徐阶几人。
古乐示意让门外的陈吾思去巡视下周围,看看有没有朝廷心腹(锦衣卫)之类的。用了一刻钟,没发现有人,才让白芷闭门,安心后才开讲。
所谓官场无私事,不怪古乐小心谨慎,此时又是人踩人上位的年代,不得不加倍在意。
古乐道:“听闻陈讲官把众治一书已经给各位看过了吧?”
将书分发众人,这是陈以勤觉得唯一能做的事,也是唯一能改变的东西,再有,锅得一起背,没道理他一人背。
古乐其实并不在乎他们思想的变化,团体已经开始发力,他们怎么改变朝廷都无伤大雅。
为他们讲解就是让以后动乱少点,死人少点,算是功德一件,一个时代的改变,平和一点总是好的。
现在共和都说不通,民主就别想了,退而求其次,众治思想是最贴近时代的思想,到时,一但新的思潮来临时,也有好有个缓冲区,不然就是钢铁般的对撞,会死很多人的,所以为他们讲筳,古乐并不反对。
众治的核心思想是: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两个观点,反对君主独裁,主张有德有贤者代管天下。
两个问题他们都明白其本意,但是皇权消失,德贤之辈如何掌权?这就是实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