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并州崛起 > 第六十九章 险遭不测,将士拜服

底色 字色 字号

重生三国之并州崛起:第六十九章 险遭不测,将士拜服

    当夜,九原军大营中灯火通明,上至主帅,下至马夫,个个喜庆异常,尽情欢宴。

    虽是战时,饮酒受限,但军人们的兴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阵阵欢呼时不时地从军营中爆发出来,传向苍莽天空……

    第二日早晨,徐锋向众将提出,他要立即登上青狼山俯观地形。

    青狼山由七个高低错落的山头组成,其主峰燕陵峰高三千尺有余。此前为袁军控扼,文丑兵败后,为九原军所夺占。

    根据俘虏交代,文丑撤退前明知青狼山已难以守卫,但仍心存侥幸。

    他在离开之前,于大山中布下一批善于技击的死士,准备趁九原军高级将领登高勘察地形的机会,进行刺杀。

    至于刺客的具体数目,除文丑本人外,并无人知晓。

    九原军根据俘虏交代,已在大山中连续搜捕数日,共擒杀刺客一百七十余人。

    这群刺客个个顽固异常,极少有人被俘,哪怕有个别人作了俘虏,任凭拷掠,也不发一言。

    山中还有没有剩余敌人,还有多少,谁也说不准,谁也无法为山中的安全状况打包票。

    徐锋有些不耐烦了,他本来的打算是拿下青狼山之后,立即登山望远,让地形走势和双方布局了然于胸。

    然而,时至今日,他还没能够实现这个想法。

    不顾众人劝阻,徐锋决定登上燕陵峰,俯瞰山河与敌军阵势。

    临行前,徐锋对众人说道:“自古以来二雄相争,岂有因一个刺客改变结果的。若苍天佑孤,则今日必得无虞;若天不佑孤,纵今日安全,孤迟早也会败亡。”

    众将竟无言以对,只得议定让一向心思缜密的赵云率一千多精兵,护卫徐锋上山。

    数十名脚力过人的军士手持刀斧锹镐,走在前头,将主帅将要踏过的地方草木提前砍尽,道路略略平整。

    又有目明者十,耳聪者五,紧紧跟在徐锋身边,寸步不离。

    很快,徐锋在精兵强将的护卫下登上了燕陵峰峰顶。

    只见山脚前方的大地,一马平川。不久之前还是一片灰黄的大地上,已绽放出片片新绿,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个个或黑或白的小点在上面移动,大约是感受到了春意召唤,刚刚从冬眠中醒来的走兽。

    向前望去,一条深深的壕沟,将大地硬生生割裂成了两半,似大地的伤疤,又似一张择人欲噬的猛兽巨口。

    壕沟后面,袁军灰蓝色的营帐星罗棋布,前军的军营略密,左右两翼则稍微稀疏,最为密集的是袁绍亲领的中军,至于后军营帐,已有几分看不清了。

    经历前次夜晚大败后,对方的前军已经后撤,不敢再大幅突前,高干的大营只是比左右两翼靠前一小段距离。

    整个袁军的阵势布局,如同一只脖子奇短,躺地张翅的鸟儿一般,脑袋只略略比翅膀凸出一点点。

    前军当中,又有无数个黑点在劳碌奔忙,不时有人扛着长长的木头等建材走来走去,应当是正在修复此前被破坏的军营。

    将视野投向更远方,一片显着些许青白之色的高大山脉拔地而起,托起一轮红日,直入云霄。

    此乃太行山脉中一支,位居八百里太行最北端的白石山。

    山苍苍,云茫茫,大军连营背太行,众人只道山河胜,良将却见寇败亡。

    背坡列阵,一旦兵败,后撤之路形同登山,艰难异常。

    且观此山脉及周边地形走势,乃越往高处走,地形越陡峭。这意味着九原军一旦胜利,作为追击方的他们,走的路势必永远比被追击的袁军平坦,速度也要快得多。

    事实上,眼下袁军最明智的做法应当是放弃此地,不救广昌,退据太行。

    自从文丑兵败,让出前方的大片阵地后,袁军已纵深大减,救援广昌的条件大大恶化。

    现在就看袁绍能否下决心,放弃广昌的长子,大将,还有上万兵马了。

    站在一旁的赵云等人默然不语,给主将创造出一个沉思的绝佳环境。

    忽然,“呱呱”地一阵乌鸦鸣叫响起,赵云一递眼色,一名卫兵立刻从手中抛出一枚短戟,闪烁着寒光直奔噪音来源,唯恐这声音扰了徐锋思考。

    短戟还未飞到目标的身子上,“呱呱”噪鸣尚在继续。一支利箭借着这波声音的掩护,飞了过来。

    “哗哗”一阵人剧烈动作时铠甲发出的响动,一名耳聪的军士敏锐分辨出了藏在乌鸦鸣叫声中的破空之响,急忙从左侧扑到徐锋身前,想要替他挡箭。

    已经反应过来的徐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一手绕过扑在身上的军士身躯,拔出腰间环首刀,挥刀横刃身前。

    “当”地一声脆响,利箭不偏不斜,竟恰好被刀面挡住,直直落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众军士顾不上欢呼,几乎是同一下动作,取出背上强弓,朝发出弓箭的灌木堆里射去。

    “啊”地一声惨叫从那里传出,旋即是人的躯体仆倒之声。

    众将士听得此声,几乎崩断的神经略略松了下来。

    这时,徐锋突然用借来弓箭,朝灌木丛中又发一矢,弓满如圆月,箭疾似奔雷,又是一声惨呼从刚才的地方发出。

    众将士大惊,急忙上前查看,才发现灌木丛原藏了两人。

    对周围一番巡检,确保再无敌人后,众将士急忙向徐锋拜下谢方才未能明察敌军人数之罪。

    徐锋朗声大笑:“并不怪尔等,实乃敌军狡猾。先前你们对这一带已经进行了搜查,却无任何收获;周边警戒森严,敌人也断然难以于我军到来后潜入。”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先前在灌木丛中布下了机关暗室,刺客洞藏其中,等到时机成熟时,两人潜出,一人发箭,另一人卧倒。若之前一箭不中,则后面一人再起身,趁着我军正为防下刺杀,略略松弛时,再发一箭。”

    众将士连呼主公神算,再前往一番搜寻,果然在灌木丛内找到了一个隐藏在木板下的坑洞。

    实际上,徐锋能猜到这,固然是基于逻辑和头脑。

    更重要的是,战场厮杀的经验早已让他敏锐感觉到,第一个人被射倒时,感觉那人倒下时发出的声音,不像是落地所能发出的,倒像是躺倒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遂有了刚刚被众将士目为天人的一幕。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