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二个穿越者阅读 > 第七十四章 奇怪的会元

底色 字色 字号

史上第二个穿越者:第七十四章 奇怪的会元

    见识了大宋京城的繁华富庶之后,终于等来了放榜的日子。

    不管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亦或是‘择而优则仕‘,无不说明了在这个时代,科考的重要性。

    作为检验读书人学识和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省试是尤为重要的。一旦通过,即成进士,如此这般才能参加殿试,也就是常说的考状元。

    殿试可是由皇帝亲自监考,在这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滨,莫非王臣‘的皇权至上年代,能够参加殿试,已经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省试放榜除了张贴出榜文之外,还会将榜单登载于’进奏院状‘之上分发各地,传扬天下。若是在宋初时候,更有礼部专门给考中的学子发放由知贡举画押押字的’金花帖子‘,只不过如今已经取消了。

    榜单依然是贴在贡院外面的照壁之上,一张黄纸之上,榜头乃是淡墨书写的礼部贡院四字,其下才是中考的考生姓名。

    这一天,几乎整个汴京仿佛在经历一场盛世一般,整个贡院之外,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科举的道路之上,犹如王岩叟那样连中三元的才子毕竟不多,更多的其实是经过了多次考试之后才走到这一步的。或几年,或几十年,每一次都在为了那一张小小的榜单而勤学苦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带来的诱惑是巨大的,当应试的学子走到礼部张挂榜单面前的时候,力量或许已经耗尽,但是心情肯定是亢奋的。

    很快,忐忑无比的看完了榜单的应试学子们,流露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幸运之人和落榜之人在这一刻见了分晓,几乎也预示着他们以后人生的判若云泥。

    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亦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的失落,更有’对饮悲歌泪满襟,一回春至一伤心‘的无奈惆怅,俨然一副读书人的人间百态。

    杨辉个头还不高,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抬头看向张挂出来的榜文。

    第一名:杨光军

    第二名:毕渐

    第三名:胡安国

    杨辉顺着榜文依次看下去,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名字。在他想来,自己除了在第二场上写了一篇不符合题意的《正气歌》之外,其他的两场考得应该都不差,中进士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隐隐觉得胡安国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不过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看来是个名人,能够得第三名,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一个个人名在眼前掠过,可是直到他看完了最后一个人名,在这榜单之上,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他就有点不淡定了。

    省试可是三年一次,若是这次没中,就得再等三年,那就相当于白白浪费了三年光阴。不但如此,自己是州试的解元,结果省试连榜都没上,回去怎么跟父亲说?

    面对父亲的敦敦教诲,他如何开口?面对沈括的殷切希望,他如何自处?

    或许是看漏了吧,杨辉心中想道。定了定神,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周围嘈杂喧闹,有人在捶胸顿足,有人垂头丧气,有人痛哭流涕,这些都没能影响他。

    直到再一次确定了榜单之上的确没有他杨辉的名字,他才轻轻叹了一口气。

    看来还是小瞧了古人啊,自己也太过托大了。在他看来,自己落第的根本原因,定然就是出在第二场的《正气歌》之上。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便你写得再好,但是偏题太远,如何能得到考官的青睐。

    失落、悔恨,种种情绪袭上心头,看了看人群,没人注意他,他不由得转过身来,就要离开。

    嗯?杨光军?

    就在他打算离开的时候,脑子里嗡的一声,光军?不就是个辉字么?

    难道说......

    摇了摇头,这榜文乃是礼部所写,主考官审核之后才张挂出来,人名怎么可能会弄错。

    看来自己真的没中榜吧。

    杨辉看完了榜文在这边暗自神伤,而此时其他人看完之后,其中也不乏疑惑之人。

    “这毕渐我倒是听说过,如今怕是都七十岁了吧?没想到考了一辈子,老来终于考上了进士。”人群中一个十分富态,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道。

    “别胡说,人家才六十多。”有人纠正道。

    在宋时,省试放榜日极为热闹,特别是汴京,人流汇集之地,对此更是十分的在意。长此以来,也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榜下择婿’或者‘榜下捉婿’,说简单点儿就是来给自己闺女选女婿来了。

    豪门贵族,富商巨贾,这些人盯着的,可都是中榜的人,平日接触的读书人也多,对于大部分有名的才子也都有所耳闻,此时看到榜上的一些人名,自然会评论一番。

    “怎么,周员外,又来给你家闺女挑女婿不成?“有人调侃起那人。

    周员外大腹便便,只是笑了笑:“我就看看。”

    那人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照我看啊,毕渐毕才子你是没戏了,人家都六十了,难道你家闺女还愿意做妾不成?”听到二人的对话,哄笑一声,有人插嘴进来。

    周员外瞪了那人一眼,道:“别说了,李员外你打的什么主意,咱们还不知道?上次省试都来过一次了,怎么的,你家闺女这隔了三年还没嫁出去?”

    ”我家闺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般人可看不上。“李员外被人这么一说,面子上有些下不来,反而直接夸起了自己女儿来。

    “一般人看不上?这省试榜文之上,可有一般人?且不说这毕渐,那可是次次参加省试,到现在怕不是都有十次了吧,这次可让他中了亚元,学问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再说这第三名胡安国胡大才子。“

    周员外说到这里,捂住了一下嘴,继续道:“现在该称胡进士了,看老夫这嘴。这胡进士那也是大大的有名,李小姐虽然素有才名,不过恐怕还入不了胡进士的眼吧。”

    “那可说不好,胡进士也是有家室的人,就算他看得上,恐怕以我家闺女的性子,也不会同意。”李员外笑着接口。

    周员外道:“说到这,老夫还真觉得有些奇怪了,你看看,这毕渐和胡安国咱们也都听过,但是这今科会元杨光军,到底是何处的才子?怎地从未曾听人说起过此人。“

    “难不成是哪位大家的弟子不成?照说也不至于啊,若真是大家子弟,咱们早当听过才是。”李员外听周员外说起这事儿,也不由皱了皱眉头,满脸疑惑。

    说完,他又朝着周围的人问过去:“你们可曾听过这杨会元的名字?”

    “没有,刚才我还在纳闷儿呢,怎滴突然就冒出了此人,原来你们都不知道?”

    “这就有些奇怪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