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世泽无意中提到的“报账”二字,却又让明廷一干官僚脑袋瓜子纷纷活动起来,很多人的目光不自觉就看向了张凤翼——按大明的习惯,出兵放马,兵饷粮秣最后核销都是兵部的活儿。一般来说这中间是大有油水可捞的,若是大明本镇兵马,报上来的费用按惯例起手砍掉三成,再加上给兵部堂官的孝敬……总体来说没个四五成花账休想过关。
但以短毛军素来的强势,他们可未必吃这一套,估计张本兵到时候有的好头疼呢。
不过张凤翼本人却是连眼皮子都没动一下——他早就想明白了。短毛这兵一看就超级贵的样子,那大炮轰得更是惊天动地,稍微动上一动,日费千金都不稀奇。更不用说这可是擎天保驾之功,人家狮子大开口也是理所当然。
但这一切跟他又有啥关系呢——反正最后都是朝廷出钱。作为本兵,他把勤王之军弄来,把这场战事湖弄过去,保住了京师与天子,便算是尽忠职守了。短毛若索要高价,朝廷有就给,没有反正也是周首辅,钱牧斋那干人去伤脑筋,关他屁事。
况且从上次登州之事看,短毛对朝廷的犒赏并不是很在意,他们希望从大明得到的,似乎并不是钱粮金帛之类——这些东西他们自己都有,而且比朝廷给的更多,更好。
他们索要的,除了人力之外,便是一些看起来让朝廷难以理解的权利或者说许可,但这反而让周首辅更为头疼——连对方所求为何都弄不明白,稀里湖涂状态下,周延儒无论答应或者拒绝他们的要求,都会显得很愚蠢。
然而当今天子偏偏又是个最爱“掌控全局”的主儿……就算他自己不能理解,却绝对不会容忍臣子湖弄他。所以周首辅联合了钱阁老,毕尚书等一干人,想要通过与郭逸等人的交流,弄明白短毛所思所学的真谛——毕尚书那边是找了个小姑娘,但目的却也差不多。
张凤翼也曾一度参与进去,不过他很快就打了退堂鼓,事实上他觉得周延儒等人恐怕也坚持不了太久。因为那几个短毛本身固然看起来不怎么聪明的样子,但他们背后的那套学识体系却实在太深奥了。就好像路上看见个小水塘,结果一脚踩下去却发现是口无底深井,而且底下更是不知道通往何等汪洋!
别搞得试探不成,反倒深陷下去,失了本心,丢了自家道统——户部毕尚书似乎就有这样的迹象。就跟当初徐子先沉迷于西夷之学一样,劝都劝不过来。
心头浅浅泛过一阵涟漪,张凤翼脸上没有显出任何表情,只是自顾自饮了几口红茶,吃了几块点心。旁人见他无意开口,也就并不多言,话题依然回到当前的短毛身上。
“茶美,食也美,可惜这器物未免太烂了。”
一名文官颇为嫌弃的看着手中茶杯道——所有杯盘餐具都是薄铁皮敲的,上面还有些疤痕凹坑之类。众人虽然知道这是为了方便野外使用,不怕摔打破碎,但还是觉得太过简陋了——不方便带陶瓷器,但带上几件银器又有多难呢?以短毛的财力,这也费不了什么。
不过张世泽倒是在旁边凉飕飕来了一句:
“所有的短毛军兵,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一套这种餐具。”
这句话又让在场众人一时冷场,这几天他们跟短毛军一同行军,共吃共住,对这支绿皮军的了解大大加深,也多次为这支军队的装备之“豪华”而瞠目结舌。
火铳大炮之类军器不用说,那是短毛军持之以纵横天下的本钱,大明上上下下早就知道髡人“铳炮精利”,心理上也能接受。但这回亲身跟他们一同行军,一同起居,才知道人家精利的可并非只有军械,各种被服用具,衣食住行的每一处,背后全都是满满的土豪风格。别的不说,光是一双军靴,其价值大概就能相当于大明底层官兵的全部家当。
除此之外,短毛的另一个特色他们也算是充分领教到了,那便是缺乏尊卑意识。从前还以为是那帮短毛不识礼数,但现在看来,短毛所建立起的这一整套体制本身就不怎么讲究上下尊卑。
当然必要的指挥层级肯定是有,而且非常严格。但在公务之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太在意等级差异——比如这种行军餐具,普通士兵用的铁皮盒子,而军官统帅却也是一样,哪怕招待他们这些朝廷大员,居然也是同样的东西。
是短毛没好餐具吗?当然不可能,他们在大市场中拿出来成批售卖的骨瓷比宫廷御用都不差,来自南方的锡器和银器更是他们的特色产品。但这帮人却偏偏刻意选用了和兵丁一样的用具,包括军装服色也是如此,仅仅通过肩牌领章等标记进行识别。
当然了,要说这些明朝官员不懂其中意义,那倒也不是——吴起吮痈,孟德割发的故事他们都是知道的。短毛所行无非类似而已,只是当真身体力行到这种地步,还是让这些明朝官员感觉很新鲜。
他们这边在吃东西休息,附近炮手和士卒们也是一样,都趁着这会儿尽量补充食物能量,以应对接下来肯定免不了的连番恶战。
比起官员们吃的,加了鸡蛋和松子的精致糕点,士兵们毕竟还达不到那种程度。不过对于短毛军普遍随身携带的那种压缩干粮,这些明朝官员倒也不陌生——这段时间里他们也都品尝过,而且普遍感觉味道还不错。
那些四四方方,用油纸包裹起来的干粮,据说是用麦粉和豆类制成。重油重糖,有些则是略带咸味,除了过于紧致干硬,需要合水吞咽,以及非常容易让肚子饱涨外,单从口味来说并不比民间铺子里售卖的糕点差。
不过在短毛军中,对这类食物的评价却并不高。据说短毛军中对于犯错士兵的惩罚手段之一,便是不给热食,只允许吃此类干粮。
明朝官员在听到这消息时大都以为是开玩笑——真要这样,岂不是勾引兵卒故意犯错?但后来,当他们亲身跟随短毛军行动了个把月,和短毛军将混熟悉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还真不是玩笑。
某种意义上说,短毛军官确实会故意安排让新兵多吃些压缩军粮,原因很简单——这种专门为野战调制的干粮一开始吃起来味道还不错,但却很容易让人感觉腻味。于是索性先让新兵们吃个够,等他们吃腻之后,便不会在作战中因为嘴馋而提前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包当零嘴给偷吃掉了——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却居然是事实。
甚至对于在明军官兵中普遍反响极好的“坛子肉”,短毛军中居然也有些不太看得上的趋势了。以往这种掺杂了大量面粉和香料,能够保持长时间不腐坏,既可以拿来做菜也能单吃的粉色人造肉可是补给品中最受欢迎的种类。就连曹化淳,张凤翼等人在吃到这类干粮时都觉得很可以了,行军在外,能有这种档次的食物,连他们都已经很满意,更不用说底层军兵。
如今正逢关键之战,就连明军将领都知道这时候要舍得放赏,给酒肉, 后勤向来充分的短毛军自然更不会吝啬——大桶大桶的坛子肉都被拿出来分发给士兵,只是因为来不及加热,只能和干粮一样吃冷的。
然而那些短毛兵似乎并不因此而兴奋,不少人在用刀匕拨弄着炊事人员分发到自己铁皮饭盒里的压缩干粮和粉色肉块时,居然表露出一种不耐烦态度。大多数人只应付差事似的三两口吞咽下去,彷佛那并不是美食,而只是勉强用于填饱肚子的粗粮。
然而那些“真髡”短毛们对此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生气,有些人反而表露出一种“本该如此”的态度,彷佛对士兵吃腻了坛子肉早有准备。而且,隐隐还有一种对此颇为自豪的意味。
只是今天,在这一刻,在面对着正前方金蒙联军数万大军正步步逼近的状态下,他们全都没心思想太多了——光是今天短毛军所暴露出来的真实军力,战力,以及以前从未对大明朝展示过的炮兵作战体系,都让在场的明帝国官员感慨不已。
不过最让他们感到震慑的,还是琼海军的从容与澹定——就这么区区几千人,由几条单薄兵线构成的阵地,却敢视对面正在靠近的数万大军如无物,甚至在作战间隙还有闲暇操弄吃食……若不是对己方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心,肯定做不到如此澹定。
“他们是笃定这一战能必胜么?”
对面就是好几万杀气腾腾,正在步步逼近的金蒙联军,自己这边却捧着茶杯在吃小蛋糕……就算这些明朝文官大都有过“文人统兵,谈笑却敌”的梦想,此刻面上不显,衣袍下面的小腿肚子终究还是有些发颤。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