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这话没有半分隐瞒,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随便赐予灵玉的头不能开,一旦开了那以后怎么办。那些大明藩王们、皇宫太妃们、朝廷勋贵大臣们是不是也可以此理由,请求自己赐予灵玉。
如果自己不给,他们便还可以如法炮制去找李太后求情。
因此朱翊钧必须要一口回绝李太后,断了她的念想。
试问就连太后请求皇帝赐予武清侯灵玉,都被皇帝断然拒绝,那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再开这个口了。
但他这般无情固然有规矩的考量,但作为当事人的李太后,却气愤不已,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会如此冷血。
“他可是你的外公,我的父亲,你怎么能如此冷酷无情,见死不救!”
“母后想差了,武清侯是朕的外公,朕怎么会见死不救呢。朕定会让太医院全力救治,需要什么药材朕会全力满足,只不过赐予灵玉是万万不行,还请母后见谅。”
“好,好,好。没想到你这般冷血,我怎么会~”
“妹妹冷静,陛下是一国之君,自然要言而有信。”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及时打断了李太后的发言,朱翊钧循声望去,就见是是仁圣皇太后。仁圣皇太后唯恐李太后又胡言乱语,赶紧安慰道:
“皇帝,那你就派太医去看看,也算尽一下孝心。”
“母后,皇兄说得对。老师说过,天子一言九鼎,法度不可轻废。更何况皇帝还是仙人,更是要如此。”
此时就原本在一旁正襟危坐,不敢言语的璐王朱翊镠,也拉着李太后衣袖劝说他不要生气了。
此时暴怒的李太后也终于恢复了理智,她看着眼前默不作声的皇帝,以及还在劝说的陈太后跟自己的小儿子,既庆幸自己没有说出那句话,也恼怒皇帝如此绝情。
而此时的朱翊钧却面无表情,对于李太后的请求,他已经打定主意是不会同意了。
只不过令他欣慰的是,自己这个弟弟居然也出言支持他,这让自己不禁对其的好感多了几分。
“好,好,皇帝现在已经是仙人了,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既然皇帝不给,那哀家就把自己的灵玉给武清侯,这样皇帝总能同意吧。”
李太后也这个建议,朱翊钧自然自无不可。
反正灵玉已经给她了,她是想给谁就给谁,自己也管不着,这其实也是自己对赏赐灵玉的态度。
于是他见状就要起身,向李太后做最后的表态。
“母后~”
可他话刚说一半就脸色一变,突然向西边望去,紧接着所有人都听到一声“轰”的一声巨响。
“什么声音?”
李太后等人闻言脸色一变,也纷纷朝西边望去,同时又望向皇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陈矩,赶紧派人看看,声音是从西苑传过来了,那边有天工院跟兵仗局,估计是试验出什么问题了。”
“奴婢遵旨!”
陈矩见状赶紧嘱咐人出去打探情况,而经此一事,朱翊钧也没有留在这里的心思了,当即起身道:
“母后,灵玉是儿臣的孝心,如果您想给武清侯,儿臣自不会阻拦,每月灵玉的灵气,儿臣也会补充。西苑有事,儿臣先告退了,还请母后恕罪。”
他说完躬身一拜,随后头也不回的就朝慈宁宫外走去。
“直接去西苑,看看什么情况。”
朱翊钧上了龙撵,就嘱咐陈矩往西苑而去。
而他刚出慈宁宫不久,就看到有小宦官一路小跑过来,走到他面前连忙下跪禀报道:
“陛下,是赵士桢,赵士桢在兵仗局做火药试验,没想到威力甚大,都给兵仗局地面上炸出了一个大洞。”
朱翊钧闻言疑惑不已,赵士桢就算是再怎么鲁莽也不会如此作为啊。
这么大的响动,他得用多大的火药剂量才行。他越想越疑惑,于是连忙嘱咐道:
“那赶紧去兵仗局,朕要亲自看看情况,对了另外让太医院也派人去兵仗局。”
等到朱翊钧赶到兵仗局的时候,就看到其掌印太监以及赵士桢等人也已经在门口等候朱翊钧的到来。
他们貌似没有受到半分爆炸的影响,赵士桢更是如此,他虽然蓬头垢面,满是从爆炸现场刚出来的痕迹,但满脸的兴奋之情却溢于言表。
“陛下驾到!”
“奴婢掌印太监张敬、微臣天工院郎中赵士桢叩见陛下。”
朱翊钧一看到他们,就摆手让他们起来,随后便迫不及待望向赵士桢。
“赵士桢,刚才的爆炸声是怎么回事。朕是让你研制火器,你给朕摆弄火药干什么。如此大的爆炸声,惊扰了太后,朕要好好治你罪。”
赵士桢闻言不仅没有惶恐,反而像立了天大的功劳一般,兴奋地望向朱翊钧,连忙答道:
“陛下,臣试验成功了,实验成功了,灵气居然能够让火药威力大增。”
朱翊钧原本还有一丝怒气,但听到赵士桢如此说,他顿时来了兴趣,心中怒气顿时消减了许多。于是摆手让张敬跟赵士桢详细解释缘由。
张敬可没有赵士桢那般激动,他可知道刚才那個响声得有多大。所以唯恐皇帝怪罪,一五一十的将实情说了出来。
原来赵士桢制作出皇帝所说的红衣大炮,亦或者大将军炮后,就觉得完成了皇帝任务,就从陈矩那里领了两块灵玉,准备试验如何跟火器结合。
他最先想到的便是火炮,其体积大,灵枢也容易刻在上面。再说了大炮是用铜铁铸成,是灵气天然导体,更有利于灵气的传输。
于是赵士桢说干就干,当即就在新研制的“红衣大炮”上面,铭刻上了灵枢,准备找机会试验。
可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却被工匠提醒。
说火药爆炸猛烈,万一火炮射击的时候,灵玉承受不住炮管内火药的爆炸怎么办。
经过这么一提醒,赵士桢也觉得说的甚有道理,于是着实开始试验灵玉对火药的忍受程度。
而不这么一试还好,一试验以后却让赵士桢有了惊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