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科幻小说 > 整活主播,有本事你去搞科研啊 > 第十二章 同学关心,论文审稿通过

底色 字色 字号

整活主播,有本事你去搞科研啊:第十二章 同学关心,论文审稿通过

    宁里很理解陆凡别扭的性格,当初陆凡换电话,第一个打给他,宁里也很高兴。

    在陆凡断了和同学联系后,宁里隔一段时间也会和陆凡打电话了解情况,只不过陆凡刻意隐瞒直播,他最近才知道这些事。

    能感受到陆凡最近性格变化很大,他笑着答应道:“行,那我拉你进去了,你不知道我们好几个同学现在都在搞大项目,还有几个可能进了保密单位,一般不发言,就算发言也神神秘秘,不透露自己目前在什么地方,但大家都挺关心你,即便不方便玩微信,也问过你几次。”

    很快陆凡被重新拉进班级群,在这之前陆凡先给辅导员打了个电话。

    柳涛接到陆凡的电话很惊喜,他笑道:“我看到你发的视频了,当主播也挺好的,难得的是你还记得搞科研,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回来读研,陈教授还问起过你呢,说愿意带你,你要是回来读研,老师们也会很高兴。”

    “谢谢老师关心,读研还是算了吧,没这个必要,我现在对学历什么的也不在意。”陆凡说道。

    “行吧,你有什么困难,记得和我们说,你可有49个哥哥姐姐在。”柳涛说道。

    陆凡有些尴尬,事实上现在他的心理年龄比班里同学都大不少,但前身的确年纪小,陆凡只能说道:“好的老师,我已经回微信群了,待会和大家打声招呼。”

    挂断电话,陆凡就在群里发言,表示自己回来了,还表达了歉意。

    当初自己也不算是退群,不过原来的微信都没再使用,也没有通知大家,是他做得不对。

    群里总共51人,加上导师,同学49人。

    一般大学就算同班同学,关系可能也很一般。

    可国防科大不太一样,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建设报考的这个大学。

    女生宿舍很少撕逼搞小团体,他们当初军训就进行过团队建设培训,读书期间也有很多学校组织的团建,军训时还使用真枪训练,甚至坐过坦克,参观过军事基地,普通学校军训可没有这些。

    当然母校不是每次军训都有这些内容,陆凡军训时的一届可能比较特殊。

    同班同学关系也比普通大学要团结很多。

    而且越是好的学校,学生们也更加明白将来毕业后,相互间也能互相助力,会更加保持好相互间的关系。

    所以群里很热闹,随时都有人聊天,也经常有人分享最近自己的状况。

    陆凡进来后,大家都表示热烈欢迎。

    没有人问陆凡为什么消失了几个月。

    肯定有人分享了陆凡的动画视频,好多人问陆凡需不需要帮助,他们可以帮陆凡把取餐机器人做出来。

    有个进入特殊企业的同学甚至表示可以用高精尖设备做点私活,帮陆凡做些配件。

    私信不断,都是同学在加陆凡新微讯的好友。

    陆凡全部同意。

    很多人给陆凡发信息,一般都是正常打招呼。

    直到一个军绿色衣服的大美女头像发来信息道:“你是不是因为我表白,才被吓跑了?”

    陆凡被吓一跳,他好像没有前身恋爱的记忆啊。

    赶紧仔细回忆,终于找到缘由。

    前身没谈恋爱,却有过大姐姐表白,还是美女班长。

    就在毕业庆祝,喝了很多酒的那天。

    记忆有些模糊了。

    难怪陆凡没有注意到,前身也不是因为班长兼班花表白而避世跑去直播,是班长大人想多了。

    不过在叶小鱼看来,她没有想多,就是因为她喝多了贸然表白,才吓到了小弟弟...。

    叶小鱼没等陆凡回复,又发来信息道:“你讨厌我?”

    “班长,你误会了,我就是换了个手机号,以前的手机弄丢了...。”陆凡回道。

    对好哥们可以坦诚说是性格原因,对其他人陆凡还是说了个善意的谎言。

    估计叶小鱼也猜到陆凡在回避,没有纠结为什么换手机却不和她联系,而是问道:“那你现在住哪里呢,还在京城吗?”

    “嗯,还在,现在在做主播。”陆凡回道。

    “我不在京城,在跟导师做一个大项目,等我回来,找你玩啊。”叶小鱼说道。

    “行,随时欢迎!我手机号13880xxxxxx,回京城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陆凡说道。

    大学期间班长大人可是没少照顾他,那时候陆凡没什么钱,年龄又小,兼职都找不到高工资的工作。

    后来在网上接程序外包,才小赚一笔。

    都被前身用来投资直播设备,高性能电脑了,还真没有请过帮助过他的同学们吃饭。

    记得有一次感冒,班长还背着他去医务室,照顾他好几天...。

    那时候情商估计也比较低,事后就请叶小鱼喝了杯奶茶,想想都有些尴尬。

    当然现在叶小鱼估计背不动陆凡了,已经21岁的陆凡,和17岁的陆凡身体完全两个样。

    尤其是这几个月,陆凡几次挑战项目,身体素质被增强,已经是大长腿帅哥。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组装机器人,打脸网上不看好的言论,还有拿到爱冒险的梦的百万打赏。

    想到百万打赏,陆凡觉得好像有点亏,真打赏给平台,岂不是要被扣掉70万!

    陆凡摇摇头,先别想这些了。

    东西做出来再说,人家神豪打赏是人家的事,陆凡不可能要求别人给他转账吧。

    两天后,宁里终于传来好消息,他要的东西都做完了。

    陆凡也陆陆续续收到快递,就等着宁里把东西寄过来。

    结果宁里亲自飞了一趟京城,几十斤的零件,宁里空运带过来!

    陆凡没车,只能打车去接人。

    铁哥们面前也没必要在意这些,陆凡在机场接到人后,又打车回五环外的小公寓。

    宁里看到陆凡住的环境后皱眉道:“缺钱吗?我借给你换个好点的环境吧,你这地方太小了吧,沙发都没一个,我都没地方睡!”

    陆凡的床也很小,两个人睡估计睡着睡着就滚床下去了。

    “没办法,我可是刚毕业的小青年,条件差一点,等这个挑战完成,我收到打赏,立马去换个大的地方,租别墅,改造成工作室!”陆凡豪言道。

    宁里啧啧两声,倒也没有质疑。

    他前些天可是亲眼看到有人给陆凡打赏上万,还承诺百万打赏。

    打赏的人是大佬,应该会说到做到。

    “好吧,那现在开始组装,我帮你打下手吧。”宁里说道。

    陆凡也没有拒绝,主要设计都是他直播完成的,宁里帮下忙,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与此同时,陆凡发给国际期刊《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的论文,也开始被审稿编辑审稿。

    这篇论文内容扎实,很容易验证,只要证实理论真实,绝对够资格发在新一期期刊首页。

    论文很快又发给审稿的学者,最后一致通过审稿,虽然陆凡的论文有些特殊,通讯地址不是学校,也没有导师,可依旧没有让陆凡修改,足以看出期刊对陆凡的论文有多喜欢。

    陆凡邮箱不久后就收到他的论文审稿通过,一周后将可以通过网页查看到电子预览版。

    看到审稿通过的邮件,陆凡很淡定,倒是宁里激动得不行。

    他当初投过稿,结果根本没过,陆凡竟然连修改都不需要!

    “不公平啊不公平,当初我投稿直接被拒,为什么你自己写,还没有导师指点,直接就过了?导师你写的谁?通讯地址不会是你这破公寓吧?”宁里抓着头发,不可置信地说道。

    “都写我自己啊,没有导师,地址就是这里,我都毕业了,还能写那里。”陆凡得意的笑道。

    他也是学习多篇论文经验,再加上毕业时写过,这才在格式上没有什么错漏。

    没有单位,自然也不用写这些。

    这么顺利通过审稿,只能说这篇论文很能打,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编辑们很看好,是一篇价值很高的论文。

    “要是柳老师知道你发了论文,估计会马上过来找你,希望你去读研,将来论文把学校给加上去...,而且你要是以学校的名义,好像还有奖金呢,《应用数学》也是不错的期刊,好像有5万以上,我听说有学长获得过20万还有百万级别的奖励!”宁里说道。

    陆凡还真没想起这一茬,他前世就没写过论文,听说学校还有奖励,顿时感觉亏大了。

    论文里把学校名字加上去,对他完全没损失啊。

    “还能这样搞?那我是不是可以联系期刊,让他们等等,我改改论文?”陆凡很有兴趣地说道。

    “额,这个不知道可不可以,要不你试试,反正他们都审稿通过了,虽然没有让你改,可你想改应该也可以吧,你先问问柳老师,看怎么操作,看毕业后写论文有没有奖金拿。”宁里建议道。

    陆凡有些纠结,因为联系柳老师,估计柳老师又会让他读研,他有金手指根本不需要重回校园。

    但换个角度想,要是有顶级教授或者院士指点,会不会经验获取速度会更快?

    这下陆凡来了兴趣,好像可以试试。

    如果可以不去学校,写写论文,在学校挂个学籍,将来靠论文毕业,似乎也不是不能考虑...。

    操作下来肯定比较复杂,考研可没有谁有权利一句话就让陆凡通过了,还要去考试的。

    见陆凡好像有兴趣,宁里说道:“其实时间还来得及,我也准备考研,学历弄高点,说出去好听,本科生每年上千万,研究生也不算什么了,以你的实力考试应该是轻轻松松,10月5号到25号报名,12月25号才考试,时间比较紧张,但我相信你。”

    “而且柳老师肯定有很多门路,不考研又怎样,说不定看你水平厉害,就要把你拉到学校呢,比如给你个助教什么的,反正把你单位落实到学校,把写论文发奖金的路子走通就行,学校获得名气,你拿奖金,皆大欢喜。”

    陆凡想到就做,刚和老师联系上,马上打听消息找人帮忙,其实也利于人际关系交往。

    越找人帮忙,关系拉近得越快,有来有回嘛。

    很快陆凡就从柳老师那里得知还真有奖励,不过发论文不给奖励,和一些大学唯论文影响因子论不一样,国防科大是看成果给奖励,内部评奖。

    这可是国家级奖项,由很多厉害部门联合设立,比如军w,科技部,国科w等等。

    主要奖励夏国国防科技领域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创新成果的国家级奖项。

    打个比方,陆凡的取餐机器人,不是用在取餐,而是用在野战,让机器人拿着枪械冲锋...,这妥妥的大奖成果。

    关键是陆凡想了想,发现取餐机器人的一些技术,真能用在某些特殊地方。

    比如水平稳定系统,八爪移动装置...。

    机械臂改改就变成加特林了。

    之前没往军工方向想,可现在思维一展开,顿时感觉把东西做出来,估计有人要上门请他“喝茶”。

    当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陆凡可是根正苗红,还是国防科大出来的人才。

    也算是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将来被找上门也不会慌乱。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