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武侠修真 > 西游:强行拜师老子阅读 > 第五章:长生不老神仙府

底色 字色 字号

西游:强行拜师老子:第五章:长生不老神仙府

    昆仑之西,乃西牛贺洲,此地民风与中土大不相同。

    衣冠皆异,或披毛戴羽,或裸露身体,更甚者,茹毛饮血,愚昧无知,蛮荒无礼,实堪怜也。

    师徒二人每遇国度,便停脚步,随意觅地,宣讲道德以开化民智。

    正所谓: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

    受老子道德之言感化,民皆移风易俗,师徒二人后每至一国,国主皆率众出迎。

    二人去,则民皆从之,二人也不拒绝,任其自性,一路上从仅二人一牛,至今千百人相从,声势浩荡,广布上德之行。

    然人心异也。

    走到艰苦难行之处,从行者便又离去了,以至于到了这灵山秀水之处时,便又只剩师徒二人矣。

    “师父,前方这山,处处透着灵光,一道青气盘旋缭绕,依我看来,有些仙气,想是有高真隐于此处。”

    李律手搭凉棚,望着这一山秀气,向老子赞叹到。

    “既有高真,不妨一会。”

    老子点了点头说道。

    二人遂往山上而去。

    才至山门前,就见一道人率弟子以迎。

    “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

    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

    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

    三须飘颔下,鸦瓴叠鬓边。”

    “贫道镇元子,昨日在荒山打坐,望见紫气东来,上德之性弥天塞地,知是道祖西游,特来迎迓。”

    镇元子手拈玉麈,稽首行礼到。

    “有劳道友相迎,吾区区一老朽,不敢当道祖之称。”

    老子下了青牛,拱手还礼道。

    闻言,镇元子亦是换了称呼道:

    “道友一路辛苦,既至荒山,且留玉趾,吾有清茶相奉,还请道友宣讲大道,全我这一山徒儿求道诚心。”

    “善哉,如此老夫叨扰了。”

    老子点头应道:

    “徒儿,过来见过大仙,大仙得道早矣,于大道之中另开一路,修成元婴,乃号地仙,为地仙之祖。

    与我等同是玄门,为太乙之数也。”

    “贫道通天道人,见过大仙。”

    李律上前见礼。

    “道友不必客气。请!”

    镇元子还礼之后,侧身让出路来,请师徒二人同赴观中。

    复行几步就见山门。

    “松坡冷淡,竹径清幽。

    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

    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

    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果真妙也,不愧是太乙玄门,地仙之府。”

    李律抚手称赞。

    至大殿,就见正中供奉天地二字,老子抚须不语,李律拈香礼拜。

    镇元子吩咐清风,明月二童子备饭,便在殿中与老子论道。

    讲的是清虚无为,混元大道,李律听的如痴如醉。

    不多时,童子前来相邀用饭,饭毕,又请老子高登法台。

    老子登台后,讲述了金丹大道,大罗妙法,一时间五庄观内,群真静默,尽悟道德。

    所谓大罗者,三清道统也;太乙者,玄门三清外皆称太乙。二者实无高下之分,只有名分之别。

    讲道完毕后,镇元子又请老子回屋奉茶。

    不多时,清风明月各捧一丹盘进来,盘中用丝帕垫着,上面盛一物,形似三朝未满之童子。

    “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只有土仪素果二枚以奉道友师徒,权为解渴。”

    老子看一眼,却是笑了。

    “这人参果老夫久闻大名,却是没有尝过,今日得尝鲜矣。”

    说罢,又向李律介绍道:

    “此物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

    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

    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这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此为地仙大道,元婴道果结成的灵秀,属实难得。”

    “道友谬赞了,似你我这般,这果子也就能充解渴之用罢了。”

    镇元子笑道。

    随后,李律与老子各用一果,只觉服下之后,一道清气顿然而生,萦绕身中,不多时化入四肢百骸,一扫行路疲惫,果然好物也。

    这正是:

    “万寿山中古洞天,人参一熟九千年。

    丹台论迹道玄妙,尽是长生不老仙。”

    又数日,论道已毕,师徒二人复又上路。

    离了五庄观,行至白虎岭。

    只见:

    恶风恶气冒血腥,岭险山峻不通人。

    翕翕吹来寒刺骨,荆棘阻路正难行。

    端的一处恶地。

    老子只教青牛闷头前行,任他火海刀山,荆棘遍地,一时化作坦途。

    李律纵目看去,法眼之下,只见山涧里卧着一具白骨骷髅,骷髅头口鼻之中吸入道道黑气,显然是行的养尸恶法。

    此怪若成气候,必然是要伤生害命的,不过此间千余里内,了无人烟,想来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李律便不曾理会于她。

    老子曾言,西行风波甚恶,二人一路走来却是水平风静,邪魔外道没见多少,仙家福地时常做客。

    料来也是,道祖西行,何方妖魔胆敢造次。

    敢为难者,唯自然之天象,与思邪之人心。

    盖因老子不以神通度人,故此人心乃为大敌;然而老子道德设教,以慈悲度人。上德之性最擅降服其心,故此一路上走得平平稳稳。

    复行不知时日,风霜几经变化。

    不觉间二人走到一处,见一汤泉,汩汩冒着热气。

    正是好汤泉:

    “一气无冬夏,三秋永注春。

    炎波如鼎沸,热浪似汤新。

    分溜滋禾稼,停流荡俗尘。

    涓涓珠泪泛,滚滚玉团津。

    润滑原非酿,清平还自温。

    瑞祥本地秀,造化乃天真。”

    这汤泉有五丈余阔,十丈多长,内有四尺深浅,但见水清彻底。

    底下水,一似滚珠泛,玉骨嘟嘟冒将上来,四面有六七个孔窍通流。

    流去二三里之遥,淌到田里,还是温水。

    “好水,好水,正堪师父与吾一洗尘劳。”

    李律伸手入水,开怀大笑起来。

    “但是缘分不浅,可堪一洗。”

    老子也是露出了笑颜来。

    二人遂退了外衣,下至泉中,刚一下水,只觉热气腾腾而来,精神一时爽快,连日的风霜路途之苦尽皆扫除。

    “妙也,妙也。”

    李律连连称赞。

    “此泉有神妙,实乃事出有因。”

    老子说到。

    “不知何事?”

    李律闻言问到。

    “昔时十日并出,经行天地,万物凋零,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金乌坠地,便化作了一汤泉。

    天地有九处汤泉,俱是众乌所化。

    那九阳泉,乃香冷泉、伴山泉、温泉、东合泉、满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此泉乃濯垢泉也。”

    老子为李律开解道。

    “既是金乌坠地而化,那太阳真火去了何处?”

    李律好奇的问道。

    老子一指水下,道:

    “这下面不就是了。”

    李律用目望去,就见水下乃是石,石下乃是沙,沙下乃是泥,泥下乃是岩,岩下才见一物。

    正是:

    “圆坨坨,光灼灼,体性湛然无所住。

    移取扶桑阶下种,年年看长碍金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