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其他类型 > 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 第九十章 洛河神异

底色 字色 字号

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第九十章 洛河神异

    嘀嗒——

    嘀嗒——

    嘀嗒——

    鸦雀无声的大殿内,刻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

    随着漏壶中的水线不断推移,距离辰时三刻这个时辰也越来越近。

    “掌灯。沈忧之忽然对侍卫吩咐道。

    “遵命!”

    随着他这一声令下,侍卫们纷纷开始行动,将通天殿内的所有灯烛统统点亮。

    随着一盏盏金灯的点亮,原本还有些昏暗的大殿顿时明亮起来,黄色的灯光和微微的焦烟在殿内弥散开来。

    见此情形,众位朝臣的心中越发感到好奇:皇帝如此自信,连灯烛都点上了,难道真有天时将至?

    就在殿内众人心思百转之时,异变突生——

    初生的旭日中渐渐生出黑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黑影的范围不断扩大,就像是太阳被一点点撕碎,吞入无尽虚空之中。

    而原本明朗天空,也随着太阳的瓦解,而逐渐被漆黑的夜色所覆盖。

    黑暗的帷幕一点点地笼罩大地,刚升起没多久的初日很快便再度被遮蔽,没有一丝余光可以泄露。

    随着最后一点余光的消散殆尽,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见识到如此异象,通天殿外守候的侍卫们各个惊疑不定,若非他们都是精挑细选、素质过人的精锐,只怕早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而通天殿内,若非沈忧之提前命人点起了灯火,只怕现在也已经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也正因为沈忧之的这份“远见”,眼下在这举世皆黑的环境里,也唯有皇帝和百官聚集的通天殿内灯火通明,就像是仅剩的一颗璀璨星辰,在无边黑夜中散发出光辉。

    此情此景,倒真有些天命所归的意味!

    殿内,原本对“天时天命”之说还将信将疑的大臣们顿时炸了锅——

    “这是......”

    “天...天真的黑了!”

    “太阳真的被遮住了!”

    “天狗吞日!是天狗吞日!”略懂天文的人不禁喊道。

    “天时已至......天时已至!天命真的降临了!”有人忍不住开始喃喃自语。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心惊:皇帝所说的天时真的降临了,这是否意味着“圣祖”点化之说也是真实存在的?

    一时间,本有议论纷纷的众人讨论地更加激烈,都想从别人那里听到合理的解释。

    很多时候,那些骗人的话术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拿捏住人的心理弱点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懂的人不屑解释,半懂不懂的人又不敢解释。

    再经过那些喜欢不懂装懂的人一番起哄,原本摇摆不定的人也会渐渐开始相信。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明显有漏洞的话术,依旧可以大行其道。

    就在通天殿里的众位文臣武将交头接耳,讨论天生异象的时候,脚下的大地也传来异动。

    轰隆隆——

    轰隆隆——

    大地似鼓膜般震颤,好似有地龙翻身,山崩地裂一般。

    “这...这又是怎么了?”

    还没有从天象变化中反应过来的众人,又陡然感受到地脉传来的震颤,心中越发震惊。

    “地龙翻身了!有大地动来了!”

    “啊?!”

    “这、这......”

    随着一声“大地动来了”,众人心里更加惶惶不安,生怕这大殿在地动中倒塌,将他们整个埋葬。

    “肃静!”中央高台之上,沈忧之一声轻喝。

    以他如今的体魄,气息之雄浑便如奔流不息的江河,一声喝出,更如滚滚天雷般震耳欲聋。

    雷音入耳,众人只觉头脑一震,意识霎时间变得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随着沈忧之这一声轻喝,原本闹哄哄大殿陡然安静了下来,交头接耳的群臣一个个都笔直地站在那里,不敢有任何异动。

    少时,殿外突然传来一连串巨响——

    轰隆!轰隆!

    随之而来的,还有剧烈的震颤,这次的动静甚至比刚才的还要大!

    又发生什么事了?

    眼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众人心里愈发感到惊疑。

    这短短片刻功夫发生的事,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令他们感到迷茫又不知所措。

    好在随着最后一声巨响消散,无休止的地动也很快过去了,大地再度恢复平静。

    众人担忧的通天殿倒塌之事也并未发生,他们所立之地依旧稳如泰山。

    若非之前的种种骇人异象,众人只怕会觉得那一切不过是幻梦。

    地动结束不久,昏暗的天地也再度迎来了曙光。

    第一缕明光映照在通天殿外的石阶上,显得格外醒目、耀眼。

    黑夜消散了!天明了!

    日月再生,昼夜重启,天地换新!

    皇帝口中的“天时天命”竟然真的发生了!

    太上圣祖真的显灵了!

    天命兴唐!天命兴唐啊!

    “日月再生,昼夜重启,天地换新。”狄仁杰躬身一拜,郑重其事地说道:“天时已至,天命兴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过神来的张柬之见状,也当即叩首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圣祖显灵,天地换新,李唐必将大兴!

    请陛下即刻举行大典,祭告天地,再开李唐大统!”

    他刚一起头,其余嗅觉敏锐的大臣也纷纷效仿,齐声高呼“天命兴唐”。

    沈忧之听着台下众人的呼喊,缓缓开口:“既然天时已至,朕受命于天,自当拨乱反正,光复李唐!”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群臣跪倒一片,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急报——

    “禀告圣上,适才天象异变之时,洛河异动,大水倒灌,直冲麟德殿!”

    啊?!

    大水直冲麟德殿!

    这么说来,方才那些如闷雷般的巨响,就是宫殿倒塌之声?

    众人顿时明白了,原来刚才的地动山摇竟是因洛河而起。

    但很快,他们又意识到这件事的深刻影响:麟德殿是武周早朝之地,象征着武周一朝的正统,如今却在李唐光复之时,被洛河之水冲垮......

    这其中的意味,令人深思啊!

    然而侍卫的汇报远未结束:“事发时,前高宗圣皇后武氏,亦身处麟德殿内!”

    嘶——

    殿内跪着的群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众人虽心思各异,但多是惊讶,真正为此事感到悲伤的,或许唯有狄仁杰了。

    此刻他虽俯首低眉,但仍紧闭双眼,免得眼里的热泪控制不住地流出来。

    他和武则天的关系非比寻常,既是君臣,也是难得的知己朋友。

    “天意如此。”沈忧之故作叹息,吩咐道:“命卫士清理现场,收敛遗体之后,送入乾陵。”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既没有提谥号,也没有提入葬的规模。

    唯一的体面,就是葬在了乾陵。

    之后,沈忧之又对台下群臣轻声说道:“众卿平身吧!”

    “谢陛下!”

    惊魂未定的群臣谢恩后,缓缓起身。

    “礼部侍郎何在?”沈忧之随口一声招呼。

    “臣礼部侍郎谈继筠,恭听圣意。”

    谈继筠虽心中翻江倒海,但仍不敢有半分怠慢,当即出列候旨。

    “即刻统筹礼部众臣,准备大典事宜!”

    “微臣领命。”

    ......

    事急从权,所以登基大典的一切规矩尽数从简。

    上书祭告天地之后,沈忧之便穿上衮冕礼服,在贞观殿内接受百官朝拜,并下旨昭告天下,恢复李唐国号,改元光复。

    这一年,也被称为光复元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