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阅读 > 第六十四章 请夺南京户部之权

底色 字色 字号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第六十四章 请夺南京户部之权

    毕自严本身就善理财,又曾在南直隶任职,自然对那里的情况一清二楚。

    “陛下,臣并非妄言,这朝廷赋税本就有制度,有定额。这与当时矿税使滥收赋税能比?

    孙尚书刚才说,怕万一大规模追补欠税,怕会激发起民变,臣适才也说了,江南欠税主要是地方大族。

    臣想问尚书,不知道是怕会让地方大族不满,还是真怕激起民变。

    孙如游一看毕自严如此说他,怎么能忍,当即反驳道:

    “江南赋税重地,既然有苏州先例为鉴,就不可不察,毕大人切不可血口喷人。”

    毕自严听了更是不以为意,他心忧国事,对于江南这一套极其看不惯,听孙如游如此说,也不给其面子,回怼道:

    “尚书说神宗朝苏州抗税一事,那臣甚觉好笑,臣尝查当年事迹,也素了解苏州等地民风。

    时任苏州矿税使孙隆,代管税事。因为苏州当地偷税漏税实在太过猖獗,本就很低的商税收还不断缩减,以至于挪借其他银子填补。

    因此这才要打击偷漏税行为。当时苏州黄建节、汤莘等人投附孙隆,提议对丝织业征税,每机一张,税银三钱。

    这税额极低,臣曾任松江推官,知道这织机如果干得好,一年最少可得利六两,三钱银子相比一年利润何其少。

    但一时有人肆意讹传,说朝廷施以重赋,导致当地的丝织业工人在各种流言煽动之下,发动暴乱砸死倡议者黄建节、汤莘等人,尽毁其家。

    臣又写信询问其中原委,当时苏州有人说,人皆赤身,不持一械,不抢一物,矿税使孙隆逃走后,苏州官府出面,居然就停止了。

    并且首恶葛成被官府羁押,但当地官府居然不施惩罚还将其名字改为葛贤,然后上报奏闻。导致苏州城中居民多歌颂其人,待其出来后,缙绅皆待以宾礼,称曰义士。

    臣想如此有组织抗税行为,定会有当地大族官绅指使,不然不会如此。怪不得张太岳曾言苏州以赖粮著名,其乡人最无赖,此地可称‘鬼国’,果实如此。

    孙尚书是江南人士,又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不可能不知道此事缘由,现在身为朝廷重臣,不仅不为朝廷分忧,还在为其说话,实在不知是何居心!”

    毕自严一点面子都不给孙如游,孙如游被他这么一说,脸色更是难看,在场诸人看了一会的戏,心中也感叹这毕自严言辞犀利,以后怕不好对付,是不是要多加拉拢才行。

    不过他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也让朱由校明白其缘由,甚合他的心意,但现在也不欲让他们这般争吵下去。

    “好了,不要吵了,毕自严你说的看似也有道理,但光说不练假把式,只说问题谁都可以说,那朕就问你,你觉得江南三省前税这么多,应该怎么办,在场诸位也可建言献策,多多商议。”

    毕自严也在等这个机会,现在终于可以向皇帝上述建言了。

    “臣认为例行追补欠税,不能只派重臣前往,还要权归一、设专职、严考成、多惩治!”

    毕自严说完,户部尚书李汝华立刻会意,捋须点头,面露敬佩之情。

    毕自严的嫉恶如仇,极擅长理财,也经常跟他讨论财赋之事,但今日之举却跟他没有商议,估计是知道他这么做会得罪太多人,不想连累他。

    “哦,那你具体说说,此四策何解。”

    毕自严闻言,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他要说的必将引起朝中乃至南直隶官员不满,到时候必定弹劾如雪,自己也怕死无葬身之地,只是他来之前就已有决断,只希望皇帝能够听进去去自己的奏言。

    “陛下,江南赋税屡有拖欠,那就要设专职督职,之前朝廷就因为此事曾设应天巡抚、苏松巡按等职追逃,但只能管一时,不能长久,原因就在于其权责不大,受地方牵扯太多。

    其中最大的便是南京户部,其掌管全国的盐业和黄册,负责南直隶的税赋,代管浙江、江西和湖广的赋税,以及南京各机构的薪俸,我朝一半的赋税会经过南直隶。

    南直隶、浙江、江西拖欠甚多,皆是南京户部作为主管,怎可不担责。

    因此臣特请将南京户部掌管全国的盐业和黄册,负责南直隶的税赋,代管浙江、江西和湖广的赋税之权归于北京,这样才能赋税统一,政令出于一,同时新设南直隶总督,专管南直隶之事,亦可督促南直隶追讨欠额。

    此臣所说权归一、设专职之论。”

    毕自严一说完,在场群臣炸开锅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毕自严居然会动南京户部的心思,这可是违反祖制,连张太岳可都没提过,他现在一个太仆寺卿就敢如此口出狂言。

    孙如游见毕自严如此意见,就知道他定会触犯众怒,于是马上出言抨击:

    “毕大人此言真是悖言乱辞、口出狂言,我朝廷自成组以来,南直隶六部职掌就早已确定,现在你却要改变祖制,可谓是居心叵测啊。”

    沈灌也闻言出列,他曾主政南京,知道利害关系,确实许多赋税被南直隶以各种理由节流,但一直都是这样,朝廷历来也没有动过南京户部的心思,这毕自严怎么敢如此说。

    “陛下,此乱言,有违祖制,于社稷不利呀。”

    东林党虽然也同意追补欠款,甚至多收商税,但毕自严这个提议确定有点太过重大,他们也不敢这么做,于是刘一燝、韩爌也纷纷上书建议不可。

    但也不是赞成跟声援的,户部尚书看到李汝华被群起而攻之,立马出声声援。

    “陛下,毕自严此言为朝廷着想,臣觉得不是完全不可,南京户部职掌就早已确定,但未尝不能改,只是如果全部归一,怕引起动荡,臣建议还是从长计议,选其一归北京户部也不是不可。”

    见李汝华站了出来,袁可立也心有意动。他与毕自严素来相识,知道其嫉恶如仇,但不畏权势。今日闻言就知道他的提议虽然很难成行,但如果做成确实有利于朝廷,于是也站出来为其说话。

    你一言我一语,因为毕自严的惊天大论,让文华殿中诸人吵作一团。

    朱由校看着这形势,心里也是感叹,他心中何尝不知道明代财政体系极其复杂,先分南北,然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收入,导致户部掌握的钱极少,因此早有赋税归一的心思,但此时牵扯甚多,连他都不能不慎重考虑。

    只是惊讶于毕自严居然有如此高见,还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来,心中不由的敬佩。

    既然毕自严都这么做,这么尽心国事,那自己也不能只是干瞪眼了,也要想办法把这个事情给定了。

    只是此事他一句话,盖一个印,让内阁发文就可以了解决的,得让朝中诸人亦或者大部分同意才行,让其明白此事对他们也有好处才行,看来得找几个关键人物谈谈,换其支持才行。

    心中有了定计,他就示意王安让在场诸人肃静。随后说道:

    “兹事体大,不可不察!这样吧,现在快到午时了,各位也累了,先休息一下。朕今儿个特意吩咐给诸位准备了膳食,等吃完饭再议吧。”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