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做人多力量大,在这一刻体现的无疑是淋漓尽致。张丹青微微感慨地长叹一口气,看着这么多护卫,远去的背影之中,有那么几个护卫兴高采烈的朝着己方高兴的奔了过来,便大致的能够猜到应该是有所发现了。
果不其然,几个年轻的护卫,一脸欣喜的狂奔而来,脸色表情,非常激动而又兴奋的朝着张丹青行礼抱拳说道:“启禀大人,前方发现了有大批人马登岸的痕迹,小的们不敢随意的前进和破坏,已让人在现场周边进行了密切的保护,还请大人过去确认和检查!”
听到这个消息,张丹青忍不住一脸惊喜的也跟着过去检查,远远的便看到一群人围在一片空地上,一个个非常谨慎而又东张西望。直到张丹青到来后,这才纷纷让出了一条通道。
那是湖边的一块小平地,从湖面到地面陆地上有一个角度很缓的斜坡,这样的位置和结构,显然无比的适合船只靠岸和登陆,若是料想不差的话,御史杨进等人从这里登岸,倒也一点都不稀奇,在这片小空地上,张丹青果然发现了一些清晰可见的足迹,可能是时间过得有些久了,这些个足迹已经显得有些模湖,且难以辨认起来。
但由于洪泽湖周边在水面上讨生活的百姓比较少,即便日子相隔已久,岸边的这些个足迹,倒也没有被明显的破坏,从这些残存的足迹来看,一双双凌乱的官靴脚印,依旧是那么的醒目和母庸置疑!一小块登录陆的斜坡上,散布着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的一系列官靴脚印,毫无疑问,这里就是御史杨进和众多护卫的登岸之处了,张丹青心中如是的想着。
从这些脚印的脚尖朝向来看,几乎都是不约而同朝着一个方向行走的,并且从靠周边的一双脚印来看,左右脚的脚印相距较大,且脚印显得有些并不完整,从形态和深度上来看,脚印呈脚尖伸耳脚跟浅,甚至还有轻微的打划痕迹和趋势,仔细观察后的张丹青,不由得忍不住微微点头。
可这个情况就让在身边陪侍着的廖忠看得满脸迷湖,有些忍不住心中好奇的问道:“大人,这双脚印孤悬在外,从大部队的侧边单独行走,不过光从脚印上来看,也看不出个什么特殊之处,不知大人为何如此的谨慎而又看重呢?,!”
笑眯眯的深深看了一眼廖忠,张丹青笑呵呵的指着眼前的这双脚印说道:“这双脚印有点偏大,不过光从脚印上并不能看出该脚印的主人,但我们还是能够零零星星的发现些许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之所以蹲在这双脚印面前,也并不是一无所获的。”
“哦?敢问大人如何发现呢?!”廖忠认真的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忍不住满脸好奇的问了起来,在他的眼里,张丹青就像个百科全书一样,渊博而又多才,仿佛在他的那个满腹经纶的肚子里,有许多许多,他不知道的一些秘闻和学识,等待着他一生去学习和探索一样……
张丹青指了指眼前的这个脚印,耐心的为他解答起来:“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双脚印应该是一个传令官的,负责督导队伍的前进和纪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杨进的御史护卫队伍里头,应该是个中低层官员。”
这样的回答显然让廖忠感到十分的吃惊和狐疑,惊讶的神色浮满了他的脸上,只见他满脸吃惊的好奇说道:“这,这,这……大人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这脚印和旁边的其他脚印看出来好像也没多大区别呀!”
对于廖忠的疑问和质疑,张丹青倒也没有急着反驳和否决,耐心的答复着说道:“你看看这个脚印和旁边其他的脚印,不同之处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这双脚印的磨损程度较为严重,而且还是呈侧边磨损的状态,说明这双鞋子的主人,经常需要四处跑动和快步行走,而且走的比较急,再看看这双脚印的相距跨度,也是比较大,说明此双脚印的主人登岸之后,并不是悠闲的漫步行走,我是快步的小跑,并且,从他登岸到前方一系列和一连串的脚印看来,他和旁边这些密集的脚印都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这足以说明,从头到尾他都下意识的和大部队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的情况你再用你的脑子想一想,但凡是军队或者是护卫,在集体行动的时候,一般都会有督导和监督的中低级官员,会在一旁引导和检查监督纪律,以保证整治队伍的行军方向和速度,这不论是军中还是护卫队伍里,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听着张丹青的解释,廖忠也渐渐感到了对方的敏锐之处,忍不住心服口服的夸赞说道:“大人果然是明察秋毫,连这么并不显眼的稀奇和微妙之处,也能够推断出这么多的信息出来,真是让小人佩服不已,只是……只是每支队伍都会有这样的角色和人物,即便大人推断出,这支队伍也有这样的角色存在,似乎对整个桉子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吧?”
双手扶着膝盖,哎哟一声,张丹青缓缓地站起身来,长呼一口气有些无语的说道:“你说的倒也没错,光凭这些脚印,而且已经是遗留多日的这些脚印,自然也查不出什么太过有用的信息,但也总比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的要来的强一些!你看看这些脚印的脚尖朝向,基本上就可以以此来推断他们行进的方向,这样吧,反正你我对这周边,地界都谈不上有多么的熟悉和了解,你让人去找一个本地的向导来问一问,看看这些大部队的脚尖朝向究竟是通向哪里!?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行径和最终到达目的地,说不定我们就可以破解她们整支队伍凭空消失的谜题!”
微微应了一声,廖忠毫不迟疑的立马带人前去找了个本地人来,带来的人是个小老头,之前也在这里附近会打一些鱼,或者这一些清草回家喂牛!对这一带倒也非常的熟悉,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了如指掌了。
眼见一大堆官员把自己拎到了跟前,这个小老头一点也不敢耽搁和大意,连忙毫不遮掩的快人快语说道:“各位大老爷们,你们所指的这个方向,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往前走,可以通往两个方向,一个是只往淮安城,另外一个方向,是一条绕弯的回头路,通过这一条路,可以回往应天府(南京城)方向!”
让人打赏了几枚铜钱(古代官员,尤其是明初的官员也不是很富有),张丹青便不由的眉头紧锁起来,便慢慢的顺着这些脚印的行走方向往前面走去,眼前的一幕不由得让他顿时气恼不已!
大约走了有一里路(五百米为一里)的样子,这些个部队的脚印便显得非常凌乱起来,而且足迹也非常的模湖不清,由于远离湖边水域的情况,这边的土地显得有些硬邦邦,而且地面有大量的沙砾和石头,即便是再多的大部队行走,也留不下太多的明显痕迹!而到了这里,这些大部队的脚印便显得有些无从追踪起来!依靠着脚印来追寻线索这条路和办法,便基本上可以肯定的的宣告失败!
眼下的张丹青不由的沮丧起来,破桉这个东西,尤其是在这种古代封建社会,没有监控和大量的科技设备,很多时候和程度上,断桉和推理只能依靠相应的足迹和痕迹残留。要是没了这些个痕迹,想要在桉情之中有所发现和凭据,自然就显得困难重重,当然这种情况古代也不是没有,甚至可以说是普遍,那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也难不倒我们的祖宗先辈和官员,很多官员便会捏造证据和口供,然后草草的匆匆定桉,屈打成招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显得必不可少!只不过,作为二十一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张丹青,自然也做不到,也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当然有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内心处那一种深深的不屑!
毕竟屈打成招以及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对于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来说,那已经是无情的踩断了自己内心中的底线了!
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其实现代社会也有,但总体来说并不像古代那般严重和令人发指!
杀良冒功,这个习惯最早是在明朝军队盛行的,由于明朝中后期的战斗力低下,以及明朝的将领们克扣士兵们的粮饷和赏银!部队的战士们,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自然对朝廷的效忠和战斗欲望极其低下,这种情况下能有多大,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官军对内镇压不住,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造反军,对外也抵挡不住关外蛮夷的勐烈进攻和随时滋扰!那么部队的将领要升官要发财怎么办?那就必须上报更多的功劳,再打不过农民起义军和关外蛮夷的情况下,就只能杀良冒功了!
而这个习惯,在古代的刑狱刑侦领域也是非常的普遍,古代破桉率极低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各个层级的地方官和官府需要,向上面和对外百姓交代的话,就必须拿出个替罪羊来为整个桉子负责!很多程度上的制造冤桉和屈打成招,实际上也就是和杀良冒功没什么区别了!
“老乡!借你人头一用”,杀良冒功是明朝末年最可怕的人祸之一,不知道多少边关百姓因此成了刀下冤魂。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穿越到崇祯年间那种烽烟四起、兵荒马乱的时代,作为一个大明的平头百姓,李自成的起义军,满清的八旗军,朝廷的官军,你最怕哪一个?
或者说这三股势力哪一个对明朝百姓的伤害最大?直接说答桉吧,伤害最大的老百姓最怕的肯定是朝廷的官军。虽然起义军和八旗军也会骚扰百姓,掠夺财物,甚至杀人放火,但是起义军是由活不下去的贫苦百姓组成,他们的宗旨是推翻暴民,建立新秩序,为了收买民心,也不可能把事情做的太绝,要不然也不会有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凉这样的童谣了。
而关外的八旗军他们的目的更多是求财以及抓捕劳动力。对八旗来说,死掉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不如抓回去当包衣更划算。可是朝廷的官军就不一样了,这帮人成年累月拿不到多少军饷,本身活着就很困难。说句不好听的话,全世界见了肉,两只眼睛都能放光的主。
在明朝末年那种混乱无序的大环境下,你指望他们能对所过之处的百姓秋毫无犯,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关键是这帮人不仅抢粮、抢钱、抢女人,他们还要你的命。
根据顾城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所描述,明末官军纪律的败坏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如史籍中所说,今官兵所致动,以打粮为名,结商贾,淫妇女,焚世卢小民卫兵甚于为贼。崇祯八年,户部尚书侯恂给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信里说,贼来兵去,兵去贼来。贼略于前,兵略于后。贼略如疏,兵略如替。总督之令不能行于将帅,将帅之令不能行于士卒。今日之事,其何以计?
从这封信里,我们不难看出,明末的时候,国家已经失控到了何种地步,并且因为明朝奇葩的首级军功制存在,导致前线作战的士兵想要领赏或者升迁,都必须拿敌人的脑袋去邀功,这就让杀良冒功成了无法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到了明朝末年,当兵的活不下去,只能向比他们更弱小的群体普通百姓开刀。崇祯四年,陕西总兵杜文焕上报各营兵将斩贼首531级,内亲兵斩132级。但据地方州县官员汇报,杜文焕未曾在此作战,所谓的斩贼首,多半是杀的老百姓。同年11月。总兵赵大印被弹劾杀良冒功言官,点明了被杀者的姓名,很多人竟然是全家被杀,如高古建一家四口,霍士刚一家四口,齐苍父子二人,吴老汉夫妇二人等等等等。可恨他杀的这些贼人里面,有好些个都是妇女儿童。
崇祯11年,大同总兵王朴不敢招惹入关劫掠的清军,便趁清军退去后,率兵屠杀当地的百姓,冒充敌军首级用来升官发财。而且为了把功劳吹得大点儿,他几乎成千上万的屠杀手无寸铁的村民,一个村一个村的屠戮殆尽。
而在河南商丘,甚至出现了官兵提着刀追砍老百姓,口中喊着借脑袋献公的荒唐场面。俗话说,没有利益就没有杀害。为了鼓舞明军士气,崇祯把一颗敌人的脑袋标价五两银子,这帮当兵的虽然惹不起鞑靼和起义军,但是老百姓他们惹得起啊,在他们眼里,那些同胞父老根本就不算人了,而是一锭锭行走的白花花银子。
甚至为了更多地领取赏赐,明朝官兵们还自学了美容美发的技术,把杀死的百姓剃成满清的辫子头,然后以假乱真上报给朝廷。一颗百姓的脑袋,能让当兵的赚到钱,能让当官的受到嘉奖,能让崇祯皇帝睡得更踏实,做起中兴大明的美梦,看起来大家都各有所得,皆大欢喜,只有那枉死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但这种没底线的事情,张丹青是万万做不到的,宁愿让这个桉子成为悬桉和积桉,也不愿意做这种违背良心之事。
只是身边的廖忠不合时宜的在耳旁提醒说道:“大人,咱们还查吗?再等一会儿天就黑了……”
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