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的发展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明朝国内的战争基本平定。
一战和二战向我们表面,战争才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催化剂。
而且火枪取代弓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火枪的学习成本低,培养一个弓箭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而火枪需要的时间当然是大大减少,但是明朝的火枪装填效率低,也就鸟铳等的实用性还行。
其他的火器如碗口炮、神枪、快枪等种类繁多的火器,都只不过是巧立名目而已。
明朝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始终没有对火器的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走向军事近代化的道路,而是一直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从而导致明朝军队自始至终作战都是以冷兵器为主,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科学技术层次的原因。
而造成明朝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则是因为明代社会的人将科学技术视为奇淫技巧,因此大家都远离热衷于发明创造的科学技术人员,这样就使一些发明或者一些新现象不能得到传播。
而且也正是这种观念,使上层知识分子与下层技术人员变得完全脱节,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这些原因造成了明代的科学技术出现严重的停滞。
士农工商,古中国传统的阶级结构也正是确保了科技人员的技术得不到重视,科学技术难以发展,而且我国古代是重实用性,轻理论性,技术也就难以流传下来。
还有什么教徒弟饿死师父的,要留一手,还有传男不传女等等习俗,让中国古代的技术更是难以发展。
所以中国后来落后西方列强百年,还是由于体制和思想问题。
从秦时商鞅开始留下的祸根,以农本思想为主的社会有利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但是不利于社会总体的发展。
就如同近代的戊戌变法,被称为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哪有那么多地主需要自救?
在他们大多数地主阶级的眼中,割地没割自己的就好,杀人没杀自己就行,何况没杀他满族人。洋人讨要赔款?那就让泥腿子们多给一点就好。
而你要变法?就是在割地主阶级自己的肉,这也是为什么就维持了百日,便被慈禧等人叫停了。
说会范进这边,范进见了宁王展示的火器之后,自然是大失所望,根本没有后世传得那么神,不过也有可能是明朝火器真正的精华是在神机营这种官方机构,宁王这个最多只能算个作坊。
范进让宁王叫来工匠,问道:“这火枪发射距离几何?”
“大概在100步以内”工匠拘谨的回答道。
范进用手捂了捂额头,早知道他就不抱有过多的期待了。
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着不着边际价值,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这里的“期待”就是让我们过不好这一生的核心关键。
范进自然是很失望。然后将自己脑海中关于燧发枪的理念告诉了工匠。
他本来以为会如同小说中的那样,自己提一个想法,然后工匠就能做出来,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
工匠召集了其他的工匠,一同商讨着范进说的这种枪的可行性,讨论半天之后,却是不可行。
燧发枪的枪机的制造成本超过火绳枪的枪机。
火绳枪机材质可用铜制,铜是种偏软的金属,熔点也比铁低,凭借手工技术很容易打造成型。
火绳枪机结构只需要将火绳送到药池并不需要受力,因此铜制枪机即可。
燧发枪机需要击打摩擦燧石,击锤也必须为铁质。
且燧发结构必须能承受一定力量,铜质偏软长期使用容易变形,因此需要精铁制作,也即是用钢材。
钢质地较硬,纯用手工制作为各种零件难度较大,且燧发结构更为复杂,制作需要更多的工期,人工消耗比铜制火绳枪机多很多,即不得不赠加成本。
而且燧发枪的结构复杂得多,若是想要面世,可能连调试都得调试几年。范进自然是更加沮丧了。
火力这边的优势也就只有一个弗朗机炮了,而军队这边,靠那群匪徒自然是不行的。
范进走了工坊这一趟算是给他的造反计划泼了一盆凉水,本以为自己能用火器之利来弥补宁王军队的不足,现在看来却是范进想当然了,果然造反不是那么好造的。
既然现有的科技无法改进,那就该改进军队了。
在范进的建议之下,宁王还是准备装备一些火枪队,大概是装备800人的新军,这是范进极力要求过来的,然后还让宁王将谭武派给他,和他一起训练新军。装备的东西是鸟铳。
范进自然不知道怎么训练军队,不过前世的军训却是被训过,以前发的军训手册在精神的变异之下自然还是能记得。
而且火枪兵主要靠的是队形和工作的分配。鸟铳就是火绳枪属于一种前膛枪。
前膛枪精度奇差,不战成一排命中率不高虽然即使战成一排命中率也不高,必须进入50米甚至更近的范围。
而最早开枪的人意味着另一边可以到离你更近的地方开枪,然后一发齐射,你这边的队伍就可能士气崩溃人跑了。
例如英国就是这样,往往战术就是等对手先开枪,然后英国逼近之后再开枪,一轮拍射就能造成对面重大伤亡。而且那时候的死亡原因更多是因为冲锋的近战而不是拍射射死的。
范进准备先用军训的方法训练军队,然后再用英国的方法来作为军队的阵势,虽然鸟铳的缺点极多。
特别是装填速度和设计距离,仍旧是现在的范进解决不了的。
而真正的训练,范进却是准备以战养战,训练新军之后便去攻打土匪,然后俘虏的土匪再次进行训练,达到军队越打越多的效果,也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当然,这只是范进之后的想法,而且光练火铳的话攻击方式过于单一,所以他准备让工匠配有插管式的铳刀。
(鸟铳是嘉靖才传入的中国,但是就海外来说,弗朗机炮都传进来给宁王看见了,宁王再看见鸟铳算是比较合理吧?)
(至于刺刀的问题:明崇祯3年(1630年)刻印的《兵录》记载的子母鸟铳配有插管式的铳刀(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