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大禹出自良渚这个猜想之外。
其实魏来心里还有一个猜测。
那就是,良渚古国,或许也是传说中的“虞朝”。
这是他基于现有的考古发现成果,以及史书上的记载,互相印证来的结果。
但是只是他个人的猜测。
猜测的来源是这样的:
《春秋左传正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礼仪之大”同样源出良渚文化。
除华夏礼制重要标记的华夏六器外,历代王朝帝王祭天的圜丘和祭地的社是古代华夏族最重要的礼制,均源出良渚文化。
关于圜丘,它是祭天的圆形祭坛。《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告诉我们冬至日,周王要在圜丘祭天。
古人的意识中天为圆的,即天圆地方,故圜丘为圆形。燎祭是焚柴祭天之礼典,在圜丘举行。所以圜丘有两个特点:一是圆形,二有燎祭。
良渚古城、武进寺墩、海宁荷叶、达泽庙、上海广富林、金山坟、福泉山等良渚遗址都发现了燎祭用的圜丘遗迹。
大家也许不知道圜丘是什么,BJ天坛南部的圜丘坛是天坛的中心建筑,天坛就是圜丘,明嘉靖年建成,为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
天坛圜丘坛为凋砌的三层露天圆台,坛面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板、栏柱凋成,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圜丘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
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
这么重要的皇帝亲祭的圜丘礼制和形制,源头就是良渚文化开创的圜丘。
关于“社”,也称社祀,亦称社祭,“社”是祭地神“社”神的祭坛,“稷”为农神,指称农业;古代农业为天下根本,“社稷”并称就是指代国家,它是华夏所有王朝传承的祭礼。
《管子·轻重戊》:“有虞之王……封土为社,置木为闾,始民知礼也。”《淮南子·齐俗训》:“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
先秦文献明确社祭起源于虞朝,为夏、商、周三代所继承。
田野考古学实证社祭最早源出良渚文化,在遍布江浙沪皖的数百处良渚遗址中俯拾皆是,已经形成了后世的基本形制,上述典籍记载社祭起源于虞朝,而考古学实证发现最早的社祭遗迹遍布良渚文化而不见于其他更早的文化,可见良渚古国很可能就是夏之前的虞朝。
这就是考古的二重证据法。
关于虞朝纪年,《韩非子·显学》云:“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
韩非子生于约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33年。
根据他的“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前推3000年正好是公元前3300年前后,由此可推算虞朝建立于约公元前3300年之前,非常巧合的是正好和良渚文化同位素检测结果的距今约5300年的年代严丝吻合。
与“社祭”典籍记载和考古实证的二重证据法得出的良渚古国就是虞朝的结论完全契合。
关于虞朝地望,后世所有王朝国号都以封地地望得名。
如夏源自大夏,商出自商丘,虞朝得名亦因其地望虞(吴)地。
殷墟甲骨文卜辞已见“吴”,即“虞”,意味吴地得名要早于西周太伯奔吴的吴国。
而《说文解字》之解,“虞”字乃由“吴”字所生。
“虞”与“吴”通,古音同在鱼部,“虞”“吴”自古相假,所有古代学者没有疑义,也常见于古代所有典籍。
所以虞朝以地望得名在苏南上海浙北的吴越之地没有任何疑问。
与“社祭”典籍记载和考古实证的二重证据法得出的良渚古国就是虞朝的结论再次完全契合。
从首都出发,就算是坐动车,抵达杭州也不需要多久。
良渚遗址所在的余杭,便是杭州的一个区。
良渚遗址非常大,横跨了三个现代镇级行政单位。
不过良渚遗址的核心精华地区,全部都在瓶窑镇之中,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
而良渚古城遗址,位于ZJ省HZ市余杭区瓶窑镇凤都路,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
这里地势西高东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
良渚古城遗址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一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这里先后发现了高等级墓地、祭坛、玉礼器系统、大型宫殿基址300余处。
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华夏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华夏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良渚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
“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
“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南的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
抵达杭州的路上,孔建文还在不断介绍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一个范围不小的文化。
现在余杭这边发现的良渚古城,只是一座都城,类似于古希腊的那种城邦。
但是这不代表良渚人就只有这么一座城市了。
实际上从长江下游的苏南地区,一直到钱塘江地区,都有发现良渚文化同类型的遗址。
也就是说,良渚人当时的统治范围,应该是包含了浙江和江苏两地的。
余杭这边是都城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史学界大部分都认为,良渚已经是一个步入了集权时代的封建邦国,而不是部落。
“1982年底,考古工作者在位于长江北岸的浦口营盘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陶器等遗物。其中出土了最早的龙形玉饰件。这两条龙一条是“抬头龙“,脖子是往上抬的,另一条则是“俯首龙“,龙头是往下弯的。”
“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
“并且,良渚文化出土的丝织品残片,是先摷后织的,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实物,这块距今4700—5200年的丝绢堪称“世界第一片丝绸”。”
“王遂今先生等论证,“丝绸之源”起源于长三角,上古黄河与西北是从河姆渡、良渚等江南丝绸文化北传过去的。”
“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
“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孔建文的叙述,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大家并没有什么感到特别的。
但是,接下来李教授却颇有深意的说道:“现在,学术界有一个说法,就是认为良渚古国,可能是传说中的成鸠氏之国。”
.....
良渚是虞朝的猜测,论点来源于知乎:阿斯塔纳交响曲用户,特此附名。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