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武侠修真 > 我来此界开神道阅读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燕国内附,郑氏开海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来此界开神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燕国内附,郑氏开海

    如果陆地上的外州尚且属于中央王朝可以管辖的地盘,那海外就是名副其实的法外之地。

    陆上外州都是郡守、刺史,哪怕王朝末期也是朝廷派遣亲信重臣担任州牧,这些和内九州都没有区别。

    而同属外州的海岛十二州最高官员,却叫总督。

    州牧是军政一体的封疆大吏,在一州之内既管军又管民,这权利够大了吧,位极人臣。

    但总督比州牧的权力还要大,州牧只能任命别驾,治中这类州左官员,总督却能任命一个岛州上下各级官员。

    无论军事、民政,还是财政税收,总督都完全握在手中。

    中央王朝强盛时,按时缴税,报备辖下郡守级大员,中央王朝衰弱时,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没办法,哪一代中央王朝会允许辖下土地不服王法?可距离太过遥远能怎么办。

    不给岛州自治权,不给总督相当于土皇帝的权力,万一某个岛州出点什么乱子,天南海北,等朝廷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给总督特权,好歹在承平时能做到对岛州的基本掌控,在衰弱时,岛州也能做到表面上的臣服。

    如之前大虞末期渐渐衰败,内九州大部枭雄割据,神器易主已成定局,但大部分百姓和士人仍然将大虞朝视为正统。

    其中不乏有人心君臣之故,更多的却是朝廷名义上依旧掌握大半版图,诸多外州,包括海岛十二州,在明面上从未脱离朝廷自立。

    就连当初天变,海陵岛被黑莲教割据,其它海外岛州仍然奉中原正统。

    郑氏的海盗船队封锁近海,打劫来往商船,有几个海外总督以舰队开路,也要给大虞朝廷上供。

    这些总督往往是大虞皇室的坚定拥趸,或是联姻的外戚,或是忠心近臣。

    即使多代更迭后,野心渐起,岛内掌权派也有相当一部分亲近朝廷的人。

    如此便给朝廷留下了最后的颜面,一些看不清大势的百姓士子,未尝不会抱有一丝中兴期许。

    大虞朝廷中央权威彻底丧失,还是海外十二岛州与大陆全部失联,自那自后再无地方力量声援。

    当然以舰队护送上供的方法,无法多次进行,动用的资源太多,本来岛内就不是很安稳,还有就是郑家的力量确实有点强。

    大虞朝往前推三代,郑家就已经立足海外,他们从一支默默无闻的走私商队,到朝廷通缉列名海盗。

    最后到大虞中期,郑家舰队压服四海盗贼,成为公认的海盗之王。

    当代郑家家主郑三保,便是这一任海盗王,其人威望深重,南征北讨,又将郑氏的影响力再度提升了几个档次。

    虽然没有拿下十二大岛任何一岛,但坐拥上百个岛屿据点,几千艘舰船,三十余万直辖部众也不是吹。

    实力之强,任何一个岛州的水师都无法与之争锋,要是哪个总督获得郑家支持,说不定真会出现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海外王朝。

    就算不能建立王朝,在郑家支持下统一五六个岛州割据一方,维持几百年王业还是非常轻松的。

    所以郑家力量的存在,对于海外势力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既然得不到那不如毁掉?

    然而单独一方打不过郑家,各方又有各方的心思,除非像楚国一样威胁到根基统治,又有哪几家能联合起来,消耗本钱去灭掉郑三保。

    郑家海上力量强,只是没有陆上资本,也没有世家底蕴,连续多任家主的夺岛建国计划都以失败告终。

    郑家历代家训,就是洗白上岸。

    应鸿羽以秦代虞时,郑三保也试图攻占位于南海的朱崖岛,却很快认清现实。

    不是郑三保的军事能力不行,而是部下海盗习性根本无法长期立足,三个月攻占朱崖岛三郡半岛之地,再三个月又被朱崖岛总督打回海中。

    在郑三保的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根基动荡,少数几个想立足用心治理的郑氏家臣,无关大局。

    退出朱崖岛后,郑三保对于自己夺岛建立政权的心思算是断了,那想完成郑氏先祖历代心愿,就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扶持海外势力,让郑家成为海外割据政权的擎天之柱,这样即使日后割据政权被兼并,也能以败臣身份归顺。

    第二条当然就是直接臣服中原,在中央王朝未统一天下时归顺,也算是从龙。

    第一条路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起码只要牢牢控制水师,于海外王国,郑家就是第一权臣,无冕之王。

    第二条路臣服中原,显然不能如在海外一样自由,但未来郑家后代必然会更安稳,一个郡望乃至千年世家的底蕴,将在郑三保手中缔造。

    这两条路在郑三保眼中,其实就是一条路,那就是东海之战的胜负。

    海岛十二州联合舰队胜,郑三保就会选择早就看上的扶持对象,统一瀛洲等三岛的谢翼。

    楚国水师舰队获胜,郑三保自然也会认清实力差距,臣服归顺代表中原的大楚王朝。

    由于战前实力对比相差太过悬殊,很多郑氏家臣都劝郑三保提前下注,抽掉家族主力舰船突袭楚国舰队。

    可郑三保信守中立之策,以郑家的实力,不需要冒险提前下注。

    无论哪方获胜,只要郑家投靠,都会得到重用。

    再说郑氏立足海上多代,也供养了不少奇人异士,从他们口中以及环境变化,郑三保敏锐洞察到世家剧变。

    他们郑家舰队也被迫信奉不少神灵,那可是能呼风唤雨,随意颠覆一支楼船舰队的存在。

    既然海外有这等神灵、仙人,中原王朝处于文明中心,莫非背后的超凡力量就少了?

    表面上的舰队实力,不是最后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在双方焦灼厮杀的时候,谢翼以十二岛之一为酬劳请郑氏出兵,然郑三保力排众议,一直龟缩在南海,不曾插足东海水战。

    直到龙王入海,野神伏诛,东海之战由楚国取得完胜,事实方证明了郑三保的高瞻远瞩。

    第一时间,郑三保便命人和扬州官府联系,靠岸登陆,随后派自己的儿子入京奉表,以求归附。

    天子籍田边的简陋庭院中,李隆接见了郑三保儿子郑明俨,或许有些失礼,但他正想看看郑家后代的成色。

    郑三保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可郑明俨却是郑家嫡长子,名义上的郑家继承人。

    郑明俨对于李隆“失礼”不受重视的行为,不仅没有不满,反而盛赞天子亲农,百姓之幸。

    一番谈话之后,李隆对于郑明俨十分满意,当即册封他为尚文阁侍读学士,加御书房行走。

    即使没有郑三保这个爹,郑明俨自身的才能也足以让李隆培养大用,未来的大楚天下太缺经世之才。

    “说吧,你父亲有何请求?”李隆澹澹地问道。

    “回陛下,我父没有任何要求,郑家上下也无需任何奖励,只求天朝收容。”郑明俨表情真挚,跪地沉声道。

    “哦?”李隆颇感兴趣地打量郑明俨,彷佛要看出什么破绽。

    “行了,你父亲真是派对使臣,回去告诉郑三保,朕封他为开海侯,许世袭罔替。”

    “臣代父亲,谢陛下隆恩!”郑明俨感激涕零道。

    “让开海侯协助孙良材做好舰队接收,你郑家嫡系迁来京城,其余族人可扎根闵州,有才能的后辈都推荐上来,朕不吝官爵之封。”

    “对了,如果开海侯想当开海公,就留在水师为拿下海外十二岛州出力。还有你们对海外开拓有什么想法,写好章程,去吧,速去速回……”

    又是一顿交代后,郑明俨难掩激动兴奋之情,本来还以为要留在京城做质子,谁料天子如此肚量。

    世袭罔替的侯爵,只要后代不过于无用,守下一份郡望世家的家业没有问题。

    陛下还对海外有想法,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能否在大楚真正立足就看这次了。

    嘿,郑氏开海只要新增一座大岛,就足以名垂千古。

    皇城,太和殿。

    “传燕国使臣觐见。”太监尖细的传唤声在殿外响起。

    李隆没管郑家后续如何去做,掌握绝对力量的大楚,足以镇压任何不服。

    “启禀陛下,我主愿献土内附,请陛下恩准。”燕国使臣开门见山,当即表明不远千里而来的想法。

    其实使臣一直都在燕国舰队的旗舰上,他甚至跟随舰队自北海南下围堵海外联合舰队。

    没有先来觐见李隆,当然也是和郑家一个想法,燕王之命,视东海之战的胜败而定。

    大胜则献土纳降,大败则考虑是否认错了真主,继续在辽东固守。

    李隆对于这些“墙头草”不置可否,只要提前投降,他都按照早先定下的标准接纳。

    况且燕国很早就和大楚接上了线,李隆举三路之兵北伐时,燕军十万骑于晋国叩边便是如此。

    “识时务者为俊杰,朕接受燕国的内附,献上来吧。”李隆端坐龙椅之上,微微颔首道。

    “遵旨。”燕国使臣忙不迭行礼叩拜,马上让候在殿外的手下将东西送进来。

    不是其它,正是越王钱旭曾经献过的人口黄册和燕国地图。

    经过殿内几位阁老的检查,确是辽东地图无疑,因为特征实在太明显了。

    燕国何以跨入百米天柱的大国行列,无非就是全占辽东。

    辽东州属于外州,但却是所有外州中最为辽阔之地,有已经开发的广袤平原。

    “大楚神武皇帝陛下有旨,接纳燕国内附,册封燕王为辽公,世袭罔替,另许一次子为诚意伯……”

    李隆的封赏诏令,让燕国使臣失礼痛哭,直言天恩浩荡,他不负主公重托。

    自此以后,燕王家族就是一公一伯,实乃大楚独有。

    有的大臣或许觉得封赏太重,但李隆却觉得燕王值,不说早就有心内附牵制晋国大军,就说燕王治政也是大功。

    辽东虽广,却是苦寒,人口却从大虞末期的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四百五十万,足以说明问题。

    里面纵使有大量北上躲避中原战乱的人口,也不能掩盖燕王在乱世保全人族元气的莫大功劳。

    “朕准备任命扬州承宣布政使邹温喻为辽东巡抚,辽公务必配合,原有的燕国臣子暂时留用……对晋国的攻势如何了?”

    接下来的谈话,李隆算是弄清楚了冀州北方的形势。

    晋国此前和魏国合营攻楚,损兵折将,面对十万燕骑的攻势居然节节败退。

    此时晋国边关破开,燕军已经占据几座重镇,但晋军反扑十分厉害,燕军主力都是骑兵很难在冀州坚持。

    “告诉辽公,大军再拖住晋军两个月就是大功,第三舰队会持续向辽东补充粮草。”

    神武二年五月,李彦章中路军和张定安的东路军会师兖州,晋国所占郡县被悉数攻破,前锋兵力探入冀州。

    晋国上下大惊,连忙抽调部分北方边军准备抵御楚军,可这样一来,苦苦支撑的燕骑又缓过劲来,肆意袭扰。

    神武二年九月,徐州兖州秋收大丰,人心归楚。

    张定安统帅三十万大军,接连攻占齐国济北、泰山诸郡,齐军不能阻挡。

    至此,兖州全境光复,内九州,楚国独占六州。

    就在大军士气高昂,要一鼓作气吞下青州,覆灭齐国时,李隆下令暂时修整。

    众人不解,然而只有少数人知道李隆的忧心。

    青州可是天灵道驻地,一如雍州是正一道驻地,楚军并没有妄动。

    灵气复苏,仙道盛世,作为有仙界靠山的两大仙道圣地,谁知道有多少底蕴。

    神庭诸神灭魔进入尾声,马上就可东归,到时镇压仙道圣地也是易如反掌。

    有郑三保和燕王的投降,统一进程大大加快,李隆等得起。

    ld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