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期货交易大概是这样的:
6月1日,一名华夏商人通过电话/后端系统向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经纪商(期货公司)发出了买入5000蒲式耳大豆、资产交割日为同年10月份的交易指令;
接到指令后,期货经纪商就立刻通知交易所的交易员买入1份10月到期的大豆期货合约(1份大豆期货合约对应的基础资产为5000蒲式耳大豆);
与此同时,假定漂亮国的另一位商人向期货经纪商下达卖出5000蒲式耳大豆,资产交割日也为同年10月份的交易指令,经纪商也会立马将客户的指令通知交易所的交易员卖出1份10月到期的大豆期货合约。——当华夏和漂亮国的商人都同意交易价格后,交易达成。
在这一交易过程,同意买入大豆的华夏商人是期货合约的“多头”——用国内期货市场的术语可以表述为“华夏商人开立了期货合约的多头仓位”;
同意卖出大豆的漂亮国商人则是期货合约的“空头”——用国内期货市场的术语可以表述为“漂亮国商人开立了期货合约的空头仓位”;
双方同意的交易价格,就是6月1日的10月份大豆期货价格,比如每蒲式耳600美分。
而期货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如果在某一时刻,有较多的人想卖出10月份的大豆期货,那么价格就会下跌,这时会吸引新的买方(多头)进入市场,从而使买方和卖方达到平衡,或者说是多空双方达到平衡;
但如果有较多的人想买入10月份的大豆期货,那么价格就会上涨,新的卖方(空头)将会进入市场,从而达成平衡;
而大多数期货合约其实是不会进行实物交割的,因为大多数交易者在合约规定的交割日到来之前就会选择平仓——用国内术语来讲,对一个合约平仓就是“持有一个与初始交易头寸相反的头寸”
因此,在6月1日买入1份10月份大豆期货的华夏商人,可以在7月20日通过卖出1份10月大豆期货合约进行平仓;
同时,在6月1日卖出一份10月份大豆期货合约的漂亮国商人可以在8月25日通过买入1份10月的大豆期货合约来进行平仓。
因此,在许多人看来,期货交易一般是一种“见钱不见物”的交易,即所谓的“买空卖空”——故而所有的入场套利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在那一笔笔多空双方的合约组成的期货价格曲线中,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把手上买入的合约抛出去,从而获利。
嗯……
单纯从大众所认知到的现象来看,这种看法并不算错——至少不完全错。
但是,你必须明白,期货合约必须要有“最终实物交割的可能性”,才能保证期货价格与“即期价格(spot price)”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在期货市场上建仓的多空双方是不是真实的买卖双方,不管这些期货合约在证券市场上被玩的再花里胡哨,但说到底,这个游戏是必须要建立在一笔笔真实的交易上的。
而“期货交易”这几个字,之所以让一些人忽略其实物合约属性,在脑海里产生买空卖空的固定印象,其实主要原因无非两个:
1、绝大部分投资者根本没资格入场坐庄,只能在证券市场跟随着一根根魔法棒,把自己兜里的钱滕东挪西,长此以往,自然会产生一些固有现象;
2、绝大部分投资者接触的都是“期货合约”,由于这种金融衍生品是以交易所为核心的,大家在游戏规则下更多的把目光盯在庄家手中的魔法棒上,长此以往,必然忽略了一些东西。
………………
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远期合约”这个词。
众所周知,由于期货随着时间推移,身上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浓,因此诞生了“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这两类看起来高度相似的衍生品;
虽然说从逻辑关系上来看,“期货合约”是“远期合约”的发展产物,是远期合约的标准化。但这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合约产生的方式不同。
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推出的,合约的交易规模、标的资产的品质、交割日期、交割地点都由交易所确定,买卖双方进入交易所买卖合约就意味着接受了合约的内容。远期合约是由商品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的,是为了满足双方要求特别制定的合约。
b:合约内容的标准化不同。
期货合约的内容都是标准化的,由交易所在合约上做明确的约定,无需买卖双方自行协商,节约了交易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期货合约的唯一变量是价格;远期合约的条款则是由买卖双方协商约定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c:合约的交易地点不同。
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进行集中买卖,有固定的交易时间和地点,交易行为需要遵循期货交易所依法制定的交易规则;远期合约在交易所场外达成,具体时间、地点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
d:价格的确定方式不同。
期货合约众多买者和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合约后,按照各自的意愿出价和报价,通过经纪人在交易所汇合,以竞价方式来确定成交价格;远期合约的交易价格则是由买卖双方私下协商确定、一对一达成的。
e:交易风险不同。
期货交易所通过实行严格的保证金制度,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信用担保,使得市场参与者只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不承担信用风险;远期合约交易不但存在价格风险,还要面对信用风险,因而买卖双方一般要根据对方信用状况在合约中约定违约赔偿的条款,以降低信用风险,但即便远期合约在签约时采取了交纳定金、第三方担保等措施,然而在交易中的违约、毁约现象仍时有发生。
f:合约的流动性不同。
期货合约在到期前转让、买卖,可以通过相反的交易,即对冲平仓来了结履约责任;远期合约受条款个性化的限制,很难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多数情况下只能等到期时履行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否则就属于违约。
g:结算方式不同。
期货交易每天都要由结算机构根据当天的结算价格对所有该品种期货合约的多头和空头计算浮动盈余或浮动亏损,并在其保证金账户上体现出来,如果账户出现亏损,使得保证金账户可动用的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水平,会员或客户就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否则交易所会对其合约进行强行平仓;远期合约签订后,只有到期才能进行交割清算,其间均不能进行结算。
总体来说,由于期货合约具有更灵活的操作方式和更多的缝隙,也能在交易所的搭台下吸引更多的散户进场,因此到了如今,期货合约已然成为当下最主流的期货交易产品。
但是……
如果你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期货操盘手好朋友,他一定会告诉你:“真正的庄家,看重的永远是远期合约——在期货合约市场上蹦跶的,其实只是一些双花红棍打手和无数的小蚂蚱而已”。
而地球人都知道,在金融市场上,真正的庄家,其手段翻来覆去无非就那老套的两个字——做局!
…………………………
很显然,以杨铸的身家地位,他不可能去充当二级流通市场的打手;而已经有了几年期货交易经验的林可染,也知道这个混球想要什么。
“想要下场坐庄,就必须了解大豆产业链上的各类期货和重要影响因子,然后评估铸投国贸在这些产业链中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这才能够评估出我们到底能坐多大的庄,以及从哪些方面切入,才能搅起足够的浪花让我们翻腾——大豆产业链虽然比较短,但毕竟也是一个互为影响的有机整体,只有重视每一个环节的发力,我们才能搭建起更长的杠杆!”在开篇之际,林可染简短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杨铸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见到没有在一开始就打击自己,林可染的信心多了几分:“笼统地来讲,大豆产业的价值循环可以拆做【供给】-【需求】-【产业链价格因素变动】-【全球期货合约变动】四个环节。”
“首先说供给——也就是全球大豆种植和贸易贸易流通。”
“目前世界大豆供给呈现极度不均衡的局面——三大主产国合计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漂亮国约占34%,巴西约占33%,阿根廷约占15%;其余所有国家一共加起来也才占到18%左右。”
“而大豆的种植也具有非常强的季节性特点;三大主产国中,既有出于北半球的漂亮国,也有处于南半球的巴西和阿根廷;由于大豆一般春季种植,秋季收割,因此从全球来看,每年会有两次大型供给——即9-10月北半球会收割一季,2-4月南半球会收割一季。”
“与其它大宗农产品一样,大豆的国际流通贸易以大豆原材料的进出口贸易为主,豆粕、豆油的进出口贸易为辅;”
“截止去年为止,世界大豆的出口量已经达到了4500万吨,对比十年前,增量超过了1300万吨,其中华夏大豆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可以说,最近十年来,全球大豆贸易的增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华夏身上;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华夏对于大豆的进口量需求甚至有可能在15年里突破到5000万吨,从而倒逼三大大豆主产国大幅增产。”
杨铸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却并没有打断林可染的分析……区区5000万吨的进口增量?
呵呵,你太小看华夏未来对于大豆的需求量了!
不过这也不怪林可染,未来华夏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不说,如果没有明年那档子事,外加育种计划和境外种植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话,5000万吨的进口增量倒也不是一个误差特别大的数字。
林可染被杨铸微微翘起的嘴角笑的有些心里发毛,但还是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根据你的要求,我们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时候,着重加入了华夏这个参考因素,因此物流航线因素就必须考虑进去。”
“整体来说,华夏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海运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a:从漂亮国西海岸发运,直接穿过太平洋,到达华夏大连港口——这一条航线由于是直达,并未路径什么其余国家,因此变量因素很少;”
“b:从漂亮国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发运,由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最终抵达华夏——这条航线中,由于途径的国家比较多,因此以铸投国贸在海外的实力,一旦有需求,就有可能在交割日期和交割地点这两个环节中增加一些变量因子。”
“c:由巴西和阿根廷发运,穿越印度洋抵达华夏——这一条航线不但路线长,路经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更多,因此不管是源头还是路径过程中,可能增加的变量因子都远比上述两条线路要多很多。”
杨铸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林可染所说的“变量”是什么意思——事实上,林可染能够想到在交割日期和交割地点这两个环节上动心思,就证明这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庄家思维”了。
看到杨铸投来鼓励的眼神,林可染信心大增:“由于这两年大面积种植猛山都的转基因新品大豆,因此巴西的出口量已经暴增到1000万吨级别,并且随着其大豆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可以预期,未来的十年里,巴西绝对是世界上大豆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其出口量预期甚至能超过8000万吨——这将是未来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参考市场;”
“对比于巴西,漂亮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其出口量也达到了2600万吨,但由于其国内的农业格局基本已经固定,未来就算是想要增产,其提升空间也有限,最多只能翻倍,达到6000万吨规模的级别,就已经是极限了——因此,漂亮国虽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但由于其产能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其市场变化参考因素,其实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这些年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一直维持在1000吨左右,但由于他们国家一直处于于债务危机泥潭,再加上土地政策的混乱,导致他们缺乏有效的宏观组织和指导,因此产量提升遥遥无期,如果遇到减产年度,其出口量预期,甚至能下调到200万吨左右——但是,期货市场从来怕的都是充满未知的变量,由于阿根廷具备一些特殊性,因此对于铸投国贸来说,反而是一个最具价值的武器。”
“要知道,作为世界第三大主产国,阿根廷,正常年份的大豆产量是可以高达5500万吨的,它的大豆原料出口比例之所以没有漂亮国和巴西多,除了上述的理由外,其核心原因主要是阿根廷大部分的大豆都是在他们国内压榨的,出口的主要是豆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出口国,他们每年的豆粕出口量高达30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豆粕出口量的45%!”
“地球人都知道,大豆的主要期货无非就是大豆原材料、豆粕、豆油这三种而已,但只要做好规划,后两种其实是可以逆向转化为大豆原材料的。”
“偏偏阿根廷豆粕最大的进口国是东南亚的爪哇国和安南,后者也就罢了,前者可是小圈帮的重要势力范围;再加上铸投国贸现在坐拥斯密斯菲尔德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厂商,只要串联起来充分发挥行业示范作用,想要从需求端压一压一下阿根廷的豆粕出口,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呢!”
“虽然豆粕市场是非常分散的,哪怕是爪哇国,一年的进口量也不过是500万吨而已,但凡事最怕开头,一旦世界最大豆粕进口国和世界最大猪肉厂商对阿根廷的豆粕不再感兴趣,阿根廷的商人自然也不是傻的,自然会立马停止榨油,转而加大大豆原料的出口。”
杨铸微笑着点了点头,斥巨资在阿根廷购买的那近百万公顷的黑土地,自然是他手里面最重要的底牌之一,而之所以当初费尽心思地收购斯密斯菲尔德,然后每个月都贴着钱在那续命,其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现在——穷则变,变则通,经营困难的史密斯菲尔德被逼更改饲料配方,不再从阿根廷和漂亮国进口那么多豆粕作为饲料,应该没几个人好意思横加指责吧?
只不过,虽然自己在阿根廷搞的动作显然没那么简单,但林可染能够想到从这些方面入手,却也非常不错了。
——————
ps:
1、先写这么多,今天624章被封了,先看这章能不能过审,如果连这些一删再删的内容都无法过审,那么大豆的事情就真的只能一带而过了。
2、最近我在书友圈发现了一些捣乱的,几个“见习”等级的跑过来横加指责我500多章的内容写的如何如何的——拜托,我很乐意接受书友们的意见,但麻烦你解释一下,一个什么个人资料都没有的人,是如何以一个“见习”等级看到五百七十多章的内容的?
如果你是看d版的,麻烦尊重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但凡你能花钱看上几章,把等级升到“学徒”,什么话我都乖乖地受着,然后小心翼翼地认怂。
如果你是同行或者某些业务机构——拜托,你们的眼睛真的该洗洗了,找遍整个起点,你能见到几本数据比这还惨的书?你们犯得着费这功夫么?
我想说,以后见到这种不正常的评论,不管你们怎么看,我依然还是会删的。
额外插一句,某位不知道是不是还在看d版然后跑过来乱喷的朋友——你之所以觉得这本书描写的情节“不真实”、“在不可能的时间做不可能的事情”,我很少怼人,但如同我在书里曾经写过的“那些动不动就拿案例说事,动不动就问对标项目是哪个的人,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人是个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堪大用的废材”一样,
我只想说……
同学,对于这个世界,你的认知真的很贫乏!
顺便问一句,当西方的那一套在方方面面都被证实在华夏走不通,并且在华夏大部分商业领域都已经无作业可抄的现在……你是不是很迷茫?
嘿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