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最近日子不好过。本来“济尔哈朗”,蒙古语中是幸福、快乐的意思。可他现在真的幸福快乐不起来!
他被人告了,罪名是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
逾制这个罪,可大可小,往大了判,掉脑袋;往小了判,罚点银子了事。
告自己的这条毒蛇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毒蛇的人。
一想到背后的这个人,济尔哈朗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这个人手腕太厉害了!
顺治帝继位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对济尔哈朗非常好。
他说:“老哥,你是第一摄政,年纪又大了,你留在盛京帮皇上处理政务,带兵打仗这种苦活,交给小弟。”
济尔哈朗心里一热,这兄弟不错,苦活自己干,好活留给我。好兄弟!
问题是大清朝跟大明朝不一样,实施的是军功立国制。谁打的胜仗多,谁的势力就大。加上多尔衮这人又忠厚、不记仇。即使是当初对他拔刀的人,只要战场上立了功,叙功的时候,多尔衮都往大了叙。大家都说,睿亲王是个厚道人。慢慢地,投奔多尔衮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
济尔哈朗很害怕。他是苦孩子,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十二岁时,因为皇室争斗,大伯努尔哈赤杀了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又将他养在身边。那段时间,大七岁的皇太极给了他亲哥哥一般的温暖,他很感激皇太极。但是很快,成年以后,他就亲眼目睹了视为兄长的皇太极的另一面:狠!皇太极整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阿敏。
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济尔哈朗小心谨慎、知道进退的性格。皇太极喜欢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当了镶蓝旗旗主。
多尔衮的势力越来越大,济尔哈朗的第一反应不是斗争,而是示弱、妥协、忍让。
他想得很简单,你多尔衮想要权,我给你。咱俩换个位置,你当第一摄政,我当第二摄政。大家相安无事多好!
于是济尔哈朗谕诸大臣,凡事先向睿亲王多尔衮上报,书名也以多尔衮为先。并且主动要求将自己的名次调换到多尔衮之下。
多尔衮很高兴:老哥,你嫌当第一摄政太累,行,这个担子,小弟帮你担了。从今以后,我老大、你老二。
政治这个东西,不进则退。济尔哈朗的示弱,并没有换来多尔衮的感激。很快地多尔衮就对济尔哈朗和豪格发动了政治斗争。
多尔衮的手段很厉害,拉一批、打一批,让你们狗咬狗。
当初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等八位两黄旗高级将领对天盟誓,要保皇太极的儿子豪格继位。
多尔衮决定分化瓦解这八个人。
第一个突破口是何洛会,他投奔了多尔衮。
狗一旦背叛了主人,咬起原来的主人来比别的狗都狠。
多尔衮让何洛会咬豪格。
豪格很信任何洛会。面对两黄旗一些将领背叛自己、投奔多尔衮的行为,豪格十分愤恨,他向何洛会抱怨:“向皆附我,今伊等乃率二旗附和硕睿王”。又当何洛会面大骂多尔衮“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并叫嚷:“岂不能手裂若辈之颈而杀之乎?”。
何洛会大喜,上疏告豪格心怀不轨、觊觎皇位。
多尔衮说豪格罪太大,得杀。济尔哈朗等人说罪不致死,要保。
这一招叫以进为退。多尔衮知道自己现在的力量杀不了豪格,于是把价码开得高高的,让济尔哈朗还价。
一方说要杀,一方说不能杀。最后,多尔衮发话了,给你们一个面子,不杀了。但是得削了他的王爵,另外他手下几个人太坏,得杀。
讨价还价结束,多尔衮削了豪格的肃亲王爵位,又一口气杀了豪格方四员大将:扬善、俄莫克图、伊成格、罗硕。
这四人可不是一般人,全是满洲八大姓之类的大贵族。比如扬善,瓜尔佳氏,开国五大臣费英东弟音达户齐之子。
杀了这四个人等于是向其他支持豪格的势力发出了明确的政治信号:豪格不行了,你们是想死还是想活?
当年对天盟誓要誓死保豪格的八兄弟,进一步分化。除何洛会外,又有三人:拜音图、谭泰、冷僧机投奔了多尔衮。
另外四人: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见豪格保护不了手下人,转而投奔顺治帝的生母圣母皇太后(孝庄)。
豪格的势力只剩下自己直接掌控的正蓝旗。
多尔衮不罢休,又杀了几个支持豪格的文官。
济尔哈朗更怕了:你把豪格收拾完了,下一个是不是轮到我了?
他决定帮盟友一把,对豪格说:“大侄子,咱大清马上入关了,你得多立战功!”
豪格心领神会,拼死作战。叙功的时候,功劳除多尔衮外,列诸王之首。
于是济尔哈朗联合一批皇太极老臣说话了:豪格功劳这么大,应该恢复他的王位!
这股势力很强大,强大到多尔衮必须让步。
很快地豪格恢复了肃亲王王位。
一根筷子呦,易呀易折断。两根筷子呦,抱呀抱成团。济尔哈朗和豪格紧紧抱在一起,多尔衮一时也拿他俩没办法。
他搞明白了:豪格再狂,不是摄政王;济尔哈朗再怂,是摄政王。应该先除掉济尔哈朗。
但是豪格在,不好下手。于是多尔衮利用豪格想立战功抢权的心理,让豪格去四川打张献忠。豪格一走,立马收拾济尔哈朗。
多尔衮继续放狗。
弹劾济尔哈朗逾制的折子刚上没多久,
拜音图的弟弟巩阿岱又公开告发济尔哈朗,称其经常报怨,心怀不轨。
济尔哈朗一看不妙。他很聪明,立即向顺治皇帝请罪。意思表达得很隐晦,皇上您救我一命,将来一定报答。
圣母皇太后(孝庄)很开心,不费吹灰之力,又扩张了自己一系的势力。这个人不能杀,留着有用,可以牵制多尔衮。
圣母找多尔衮谈判,这个人为国家立过大功,不能杀。多尔衮说这个人太坏,得杀。圣母说这样吧,罚他两千两银子,在家思过;另外,把他的摄政王去掉,让你的弟弟多铎当第二摄政王,可好?多尔衮一想,自己一方多了个摄政王,揽权更方便了;济尔哈朗已经是没牙的老虎,不杀就不杀吧。表示同意。
北京城里的政治斗争,暂时结束。
多尔衮开开心心地揽权,济尔哈朗老老实实地在家喝小米粥。
表面上看,最大的赢家是多尔衮,他和多铎两兄弟赶跑了济尔哈朗,分列第一、第二摄政,又收编了两黄旗一半势力。
实际上,最大的赢家是圣母皇太后。她收编了两黄旗另一半势力,又让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对自己死心塌地。
更重要的是,恶人,多尔衮做;好人,圣母皇太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