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明祀阅读 > 139、大礼议终见落幕

底色 字色 字号

明祀:139、大礼议终见落幕

    ,明祀

    次日朱厚熜传诏百官,与奉先殿外议事,其中文官、武将、勋贵、外戚等所有人,皆需到场。

    朱厚熜这番动作,令群臣各个心中甚为费解。

    奉先殿是干什么的?

    那是朱家家庙,祖先灵位全部都在里面,除了祭祀大典,平时根本不来,更别说什么在奉先殿开议事,简直亘古未闻。

    不过既然不知为什么,那就只能看了再说,看朱厚熜到底想干什么。

    奉先殿位于乾清宫东侧,与其他宫殿并无太大差异,宫殿与宫殿之间,勾心斗角,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前檐中间开门,为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后檐中间接穿堂,余皆为槛窗。

    “你们说说,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我哪里知道?岂有此理,堂堂朝议,居然在奉先殿外举行。”

    “所言极是,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历朝历代闻所未闻。”

    “奉先殿议事,那还要文华殿、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干嘛?”

    “就是,就是!”

    百官身穿朝服,议论纷纷,无一不是对于在奉天殿议事感觉不妥。

    奉天殿是祭祀用的,在这里议事,也不怕惊扰祖先灵魂?

    这与坟前唱戏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些人永远想不到,后世还真有人这么干,跑到京城太庙结婚,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此时大家心情,估计与后世百姓一样。

    这时与杨廷和并排而立的谢迁,想起蒋冕、毛纪没有上班,笑着问道:“石斋公,你可知道毛掖县、蒋全州,为何今日没有上班点卯?”

    昨天二人被叫走,谢迁就怀疑其中有什么事情,但当时也不敢确定,所以并没有太过身张,可是今日还没有见到二人上班,于是找杨廷和问问。

    毕竟杨廷和与二人是穿一条裤子的,对于二人的情况,因该要比别人清楚。

    不过杨廷和怎么会如实相告?

    昨夜的事让他一夜彻夜未眠,精神疲惫,虚弱不堪的他摇摇头回答:“我也不甚清楚”

    “哎!多事之秋!”

    毛纪、蒋冕去向渺无音讯,显然并不是什么好兆头,由此谢迁轻抚茂髯,仰天长叹一声。

    “圣驾到!”

    一声唤声,群臣立即整理仪容,各自分班站好,按照朝议开始行礼。

    一切礼毕,朱厚熜轻轻咳嗽一番,便开口说道:“今天朝会不为他事,而是大礼之事,海内议论纷纷,拖沓已久,耽误正事,因此我意今日决定。

    诸君拳拳之心,不愿大宗绝嗣,不愿辜负孝平皇帝、孝庄皇帝大恩,此诚乃君子之举,尔等秉忠直言,一片赤子之心,我岂能不知?

    然吾尝闻五伦之亲,莫过于孝。又闻百行孝为先,如果我为天子,无法祭祀生父,于理于情皆由不合。”

    “群臣各执一词,争端数月,在我看来,皆未曾有错,但诸公不可否认,我乃藩王登基,非寻常为人后,故而当有所不同。”

    “数月以来,我夙兴夜寐,不敢懈怠,对于诸公所议,一直不敢决议。今日便将此事决定,日后但有相同者,当以此为例。”

    朱厚熜话音刚落,舒芬当场站出来:“敢问陛下如何决议?若是坚持前议,恕臣等不敢苟同,盖陛下所言,皆出于张璁、方献夫、席书、桂萼等辈谬论,不符祖宗礼法。”

    “臣以为舒翰林所言甚是,我等依据宋儒程颐,对于大礼之事所议,当为之理,伏望陛下纳之。”

    “臣亦为然……”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方献夫等人正准备反驳,突然听到韩雍高喊:“肃静!”连声几句之后,奉先殿门外这才静了下来。

    “祖宗?哪个祖宗?我大明王朝只有高帝、文帝是祖宗,你每拿着北魏旧令、前宋儒人之言,妄称祖宗礼法,眼中还没有没我朱家?”

    “不过今日朕不想和你每谈论礼法,今日只论本朝之礼,朕已将皇长子过继为皇兄,不日册立皇太子,他日太子登基,则大宗依然不绝,诸位以为如何?”

    杨廷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打的是这个算盘,不过他却并不看好,于是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咳嗽一声走出朝班:“陛下不可!”

    群臣顷刻之间停止议论,各自竖起耳朵,停着杨廷和发言。

    朱厚熜眉头一皱,他发现杨廷和多少有点脑子不清晰,昨天谈好的事情,今天居然变卦,旋即沉声问道:“为何不可?”

    “臣闻国家大任在于继统得人,祖宗有训立嫡,庶出不得继任,今皇后贤德,也未曾有断无法生养。今日若是立皇长子为太子,日后皇后生子该当何如?

    而且,陛下将皇长子过继先帝,陛下万年之后,陛下何人祭祀?臣以为大有不妥!”

    “元辅所言甚是,国家继统为大……”

    “臣等附议……”

    这下别说杨廷和,甚至连文武勋戚全部不同意。

    因为一旦皇长子过继出去,那么大宗又一次迁移,到时候朱厚熜岂不是等于绝祀?

    诚然朱厚熜以后可能生子,但小宗不可祭祀大宗,这是千古以来的礼仪,绝对不能混淆。

    “你们想法朕知道,不过我将皇长子过继皇嫂膝下,如此一来,皇长子则为先帝嫡子,继承之事,依然属于嫡。

    至于你们忧心,朕万年之后,嗣君为先帝之子,不为我子,我便无人祭祀之事,我也有安排,我欲以皇长子双祧,即他为我与皇兄子,我与皇兄皆为皇长子之父。

    如此则没有先前张璁所言,我若继孝平皇帝则先帝绝嗣,我若继先帝为后,则我二人同辈,似有不妥之弊。

    我今之策,先帝一脉大宗不曾绝嗣,我亦无须绝祀,你们觉得如何?”

    朱厚熜这个双祧,还是从乾隆颁布召令之中受到的启发,其后溥仪兼祧光绪、同治二人之后,如此则二人皆有后。

    以往群臣以小宗可绝,大宗不可绝,可此时朱厚熜、朱厚照都是大宗,按理说谁也不该绝。

    如果按照朱厚熜一直坚持不认朱祐樘为父,那么朱厚照与朱祐樘之间,势必有一人绝嗣。

    但是按照这个办法,那么大宗全都有后。

    杨廷和一时间没有再说话,他今天本来就是不想说话,不过是因为先前朱厚熜的话,太过骇人听闻,这才站出朝班制止,可如今皇帝已经解释极为清楚,又想到那一张张供述,只能缄口不言。

    杨廷和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说,唐皋咳嗽一声之后,站出朝班说道:“臣唐皋窃以为,此事不可,兼祧之事古来从未有过旧例。

    而且若是皇长子过继先帝,然后继承陛下皇位,那皇后之子又该何如?

    再之,皇长子称陛下为父,再称先皇为父,臣以为大有不妥,天下岂有一人两父之说?

    如果一人可有两父,那贰臣又该如何对待?天下大伦,莫过于君臣、父子、夫妻,如此有悖礼法正宗,恕臣不敢苟同。”

    bq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