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替汉阅读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沮授遗计征淮南

底色 字色 字号

替汉:第一百七十八章 沮授遗计征淮南

    曹操手下多智谋之士,他们也对沮授对袁绍献的那个万全之策感到敬佩不已。

    因此他们纷纷下马来,对着沮授一拜,以敬沮授之才智。

    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明公曹操,对沮授如此热衷表示理解。

    而面对曹操的招揽,沮授却没有做出回应。

    沮授在双手被解开束缚后,先活动了一番筋骨,  而后对曹操一拜言道,

    “蒙司空厚爱,

    然我主在北。”

    沮授此刻虽狼狈但他的话却铿锵有力。

    短短十二个字之间,他就已经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曹操的招揽。

    面对沮授的拒绝,曹操也不恼,他继续劝道,

    “沮公之谋,  虽良、平何以过之?

    故君贵审才,  臣尚量主。

    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

    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

    存亡荣辱,常必由兹。

    沮公先前知绍将败,而甘冒危险,亲临官渡,以尽忠规,此已经是忠义之至也。

    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

    况沮公与绍非纯臣乎?

    帝主在南,沮公何言主在北邪?

    《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言去邦,就有道可也。

    还望沮公思之。”

    曹操这番劝谏意思是在说,你不要担心你投降之后名声会受到影响。

    你为汉臣投降汉帝,乃是天经地义,况且袁绍昏庸,并不值得你这样的贤才辅佐。

    面对曹操这番大义凛然的劝谏,  沮授依旧无动于衷。

    “吾主乃袁公也,司空莫要再花费心思劝了,吾之心志不会变得。”

    沮授这番油盐不进的态度,令曹操一时之间感到十分棘手。

    但沮授越是这样,曹操越是喜欢他。

    他这辈子最爱忠义之士了。

    曹操知道一时之间无法劝阻的了沮授,因此他只能下令将沮授暂时关押起来。

    他希望将来有一天,沮授能够回心转意,但对于曹操此举,沮授的反应却十分强烈。

    他对曹操言道,“司空意欲吾族皆赤邪?”

    沮授的这番指控,令曹操摸不着头脑。

    他甚至还有些委屈,我只是想要你为我效力,谁想屠你全族了。

    面对曹操不解的眼神,沮授言道,

    “袁公性多疑。

    司空若关押吾,这个消息一旦传到袁公耳里,官渡大败前他就对我多有怨怼,

    经官渡大败后,袁公心志受损,加上之前对我的怨怼,  只怕他会疑我已投司空也。

    更有甚者,会疑此前官渡之败,  乃是我与司空暗通消息之缘故,若袁公起此疑心,

    我沮氏一族,还能得保乎!

    若司空真爱我,还望速杀我。

    以此全我忠义之名,

    更以此护我沮氏一族安危也。”

    沮授此言令曹操动容。

    几经叹息之下,曹操只能唤来刀斧手,令他们将沮授押出斩首。

    只是在押走沮授之前,曹操犹不死心得问沮授道,

    “孤与沮公有旧,今又全沮公忠义之名,护沮公宗族之安,沮公临死前可否为孤画计一次否?”

    听到曹操的这个请求,沮授思索一番后言道,

    “官渡一战后,袁公十万精锐一朝丧,已非司空肘腋之患。

    依授浅见,司空接下来可暂罢北伐,转向南征。

    江东孙翊体量聪明,善于任使。

    自其承基以来,赋政施役,每事必咨。

    教养宾旅,亲贤爱士。

    赏不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

    江东臣下皆感恩怀德,愿效死力。

    今江东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

    若司空不早图之,待其蚕食荆州及淮南之地后,东南非汉室所有也。”

    听到沮授所言暗与己合,曹操大喜,他继续问沮授道,“当用何计策征之?”

    当初沮授在邺城时,就曾多方关注天下大势。

    而今年以来,天下大势变化最大的,除了官渡一战袁绍战败之外,便是江东之主孙策横死,其弟孙翊承基之事,

    孙翊承基之后做得每件事都令沮授感到惊叹。

    在心里,沮授已经默默将孙翊,当做了袁绍来日的一个劲敌。

    他本来想着袁绍打败曹操之后,为袁绍好好谋划对付孙翊的,

    虽然说如今官渡一战袁绍惨败,但他当初为袁绍思虑的计策倒不是不能给曹操用。

    沮授抬头用他那双睿智的看向曹操说道,

    “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於外,财用穷於内,故必有万全之计而后用也。

    司空欲南征,首要在于聚粮。

    司空若不做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

    今淮南有淮、泗二河,溉灌膏腴之田以万数。

    寿春左右,陂池沃衍。

    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

    然后引兵诣庐江、广陵,分据阳泉,安风、历阳,合肥。

    据守这四镇,再资水浮谷而下。

    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檄令寇匪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大河以上必拔,而江东淮南之郡不守。

    如此,吴、淮之交绝,交绝而吴禽矣。

    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沮授说完计策后,曹操不禁抚掌大笑。

    “沮公真天下奇才也。”

    沮授的这个计策乃是以守为攻,步步紧逼之策,其中的精要之处,便是要曹操借势而行。

    曹操自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后,他的威势已然是天下第一。

    再加上他奉迎天子,占据大义名分,故而沮授的这个鼓势之策可谓是十分适合曹操。

    淮南一地本就是肥沃之地,既然孙翊可屯田,那么如今还占据淮南一半土地的曹操,

    又为何不可呢?

    而若是曹操在淮南屯田,那么一则可以得到众多粮草,二则可以宣示他讨伐孙翊之决心。

    孙翊占据淮南一地不久,在淮南一地的威望又岂能与曹操抗衡。

    而且淮南盗匪众多,大者几有万众,小者也有数千之众,曹操若以大义鼓动淮南内乱,

    如此之下,淮南一地势必内乱不已。

    曹操再分派精兵,镇守淮南各紧要兵争之地。

    他只要不与孙翊相攻,只需做威慑之状,此消彼长之下,内外逼迫之下,

    孙翊数年之内难有作为,这样的话,淮南一地对于孙翊来说,只是鸡肋而已。

    而数年之后,威势大涨的曹操再以绝对实力对战孙翊,胜算可谓大大增加。

    面对如此奇才的沮授,曹操如今已经愈发不想让他死了。

    但沮授死志已定,在说完自己心中的计策之后,他就整理起自己的衣冠起来。

    沮授是名士,君子死而冠正,这是他心中的气节。

    沮授的这副做法,让曹操再也生不起招揽之心。

    他摆摆手,示意一旁等候的刀斧手,将沮授带下去明正典刑。

    而沮授却先一步往北方走去,

    他面无惧色得说道,

    “我主在北,不可面南而死也。”

    看到沮授这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曹操不禁叹息道,

    “河北多义士,若本初能用之,取天下何足愁?”

    复而,曹操又心有不甘得说道,

    “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这时曹操身后的荀攸说道,

    “沮授之才,真叹为观止。

    以临死之身,而助明公征孙,又助袁绍喘息,吾不如也。”

    荀攸为人木讷,一向沉默寡言,但其每言必有所中。

    他此番也是在提醒曹操,沮授方才献计的意图并不简单。

    沮授临死前肯为曹操献计,未尝没有抱着引动曹操南征,

    以期为北方的袁绍,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的意图。

    其实这个意图曹操也猜的出来。

    但相比在河北苟延残喘的袁绍,如今在东南一地如日中天的孙翊,才是他真正要注意的对手。

    再加上,贾诩先前已经献计如何让河北不得安宁,故而对于沮授的这个意图,曹操只是看破而不说破。

    对于荀攸的提醒,曹操只是沉默不语。

    可能沮授意图不纯,但他所献之计足可制孙翊,这点便已经足够了。

    对自己是否忠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对自己有利,如此便好。

    只是沮授的此番献计,虽然有利于曹操与袁绍二方,但却让孙翊即将面临大难!

    ...

    此刻远在南方的孙翊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一个临死的人给暗算了。

    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最多暗骂几句而已。

    大争之世,多得是智谋百出的人才,若把别人都当做傻瓜,那么孙翊也太过于自大了。

    当然了,面对黄祖,孙翊是有理由把他当做傻瓜的。

    就在数日之前,孙翊就已经到达了庐江境内。

    虽说在之前周瑜为孙翊定下了奇袭江夏的战术,而且孙翊通过各种布置,将江夏的兵力抽调大半走了。

    但江夏毕竟是荆州重镇,城坚池深,对于这样的一个重镇,孙翊不会掉以轻心。

    因此除了庐江本地的兵马之外,孙翊还从江东各地调动了数千兵马来此。

    有兵马调动,自然会有有动静。

    但貌似这样的动静,并没有引起黄祖的注意。

    此刻黄祖的注意力,全放在他儿子身上了,而对于身侧这个庐江郡,他根本未曾怎么上心过。

    或者说,是孙权镇守的庐江郡,让其提不起多少警惕。

    江夏兵力空虚,加上黄祖警惕之心大降,征伐江夏的时机已然成熟!

    7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