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要改编为集团军,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索科夫连忙命令维特科夫:“参谋长同志,通知各师、各旅的指挥员,到指挥部来开会。”
驻扎在红军村的各部队,分布得不够分散,因此在接到维特科夫的通知后,所有师长、旅长与他们的参谋长和政委,都来到了索科夫的指挥部。
看到人都来齐了,维特科夫站起身,对那些还在说话的指挥员说道:“同志们,请安静,我们现在开始开会。”
听到维特科夫这么说,所有人都闭上了嘴边,望着站在前方的维特科夫,想搞清楚这么急着把自己招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维特科夫举起一份电报,兴奋地对众人说道:“我们刚刚接到上级的命令,我们这个索科夫作战集群将改编为第六集团军……”
听到这里,西瓦科夫忍不住问道:“不是已经有了一个第六集团军吗,怎么还把我们改编为第六集团军?”
“哈里东诺夫将军的第六集团军,在前段时间的战斗中。遭到了德军骷髅师、旗卫队师和帝国师的联合攻击,部队遭受了重创,连司令员哈里东诺夫也负了伤。”维特科夫向众人解释说:“如今上级已经宣布撤销原第六集团军的指挥部,由我们作战集群和一部分原第六集团军的部队,组成新的第六集团军。”
西瓦科夫代表众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新的第六集团军组建后,由谁来担任司令员呢?”
“大本营决定任命索科夫少将为第六集团军司令员,我担任集团军参谋长。”维特科夫说到这里,朝坐在后面的卢涅夫一指,继续说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内务部副部长卢涅夫中将,他将担任我们集团军的军事委员。”
大家听说司令员还是由索科夫担任,原本还挺高兴的,可听说由一名内务部副部长来担任军事委员,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了。
看到大家不说话,索科夫明白他们心里担心的是什么。不过既然上级已经把卢涅夫派来了,让他回去显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让大家和他搞好关系,这样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和平共处。
索科夫站起身对在座的指挥员说道:“同志们,第六集团军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他们曾经在不同的战场,和敌人进行过顽强的战斗。如今我们都成为了这支光荣部队的一员,那么就要把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其实在座的指挥员听说军事委员是内务部的副部长之后,心里都不免为索科夫感到担忧,毕竟他的很多战术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假如这位内务部副部长和他作战,恐怕在接下来的日子,要想像以前那样轻松地战胜敌人,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卢涅夫来这里担任军事委员,其实心里也非常忐忑。别看他是内务部的副部长,却是那种排名靠后的副部长,而且这次护送他来的战士也只有两个班,他非常担心自己到这里之后,会受到排挤。
可从目前的情况看,索科夫不光没有丝毫要排挤他的意思,相反对他还非常尊重。面对索科夫示好,卢涅夫觉得自己也应该有所表示。他等索科夫说完后,站起身说道:“同志们,当我得知能到你们这支英雄的部队,和你们一起狠狠地打击侵略者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由于我以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为了不影响到索科夫司令员的作战决定,以后军事方面的事情,都由索科夫司令员说了算……”
索科夫做梦都没想到,卢涅夫会说出这番话,他有些诧异地望着卢涅夫,心想对方说这些话的目地是什么?是打算真的配合自己,还是故意说的反话。
没等他想出一个所以然,卢涅夫已经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又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维特科夫冲着面前的指挥员们问道:“谁还有什么疑问吗?”
近卫第67师政委舍依科上校站起身,问道:“参谋长同志,我想问问,大本营打算把哪些部队编入新组建的第六集团军?”
“具体是哪些部队加入,我们目前还暂时不得而知。”维特科夫回答说:“但我可以告诉你,上级至少要给我们补充两个步兵师,以及若干个坦克旅和炮兵团。我们在合适时,还要成立集团军炮兵司令部,由专人来指挥所有的火炮。”
“那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梅尔库洛夫少将问道。
“和原来一样,继续坚守现有的阵地。”维特科夫说道:“准备抗击德军的进攻。”
索科夫见大家对维特科夫的答复似乎不满意,便站起身说道:“指挥员同志们,防守只是暂时的,我们在时机成熟时,还是会主动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就好像我们前段时间,把德军的三个党卫军师打得龟缩在巴尔文科沃不敢动弹。”
几位近卫军的师长,对近卫第41师在前期取得的战果眼红。听到索科夫这么说,便纷纷地站起身,主动向索科夫请缨:“司令员同志,假如下次要进攻敌人,一定要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师来完成。”
“同志们,都先坐下吧。”索科夫抬手向下虚压了压,招呼众人坐下后,继续说道:“别看我们的番号马上就要变成第六集团军了,当时我们的兵力和装备,此刻和以前却没有丝毫的变化。在得到新的补充和加强前,我们只能和以前一样,继续坚守现有的防御阵地,做好迎接敌人进攻的打算。”
卢涅夫听到索科夫说准备继续坚守红军村,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心想这里足足有四个近卫师,外加三个坦克旅和一个炮兵师,就算主动向敌人发起进攻,也不会落于下风。他刚想开口时,却想到了自己离开莫斯科之时,贝利亚对自己说的话,便乖乖地闭上了嘴边。
“师长同志,”这次提问的人是近卫第41师参谋长西多林上校,他站起身问道:“您如今担任了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那么师长的职务,又由谁来接任呢?”
对于西多林的这个问题,索科夫是真没法回答,他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上校同志,请原谅我无法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我想上级可能会派人来接替我的职务吧。”
如果真的不再担任近卫第41师师长的职务,对索科夫来说,还是非常遗憾的,不管怎么说,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他和这支部队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别看如今这个师还归他指挥,但谁知道将来的某一天,会不会突然被上级调走,划归其它集团军部队指挥。只要一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就格外失落。
会议结束后,卢涅夫见室内只有自己、索科夫和维特科夫三人时,便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完全可以向敌人发起进攻,你为什么要选择按兵不动呢?”
“军事委员同志,”由于对方如今是集团军的军事委员,索科夫就不再称呼他为副部长:“没错,我们的部队看起来不少,而且还有坦克旅和炮兵师。但由于如今正处于解冻的季节,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我们坦克的机动受到了限制。假如在这种情况下,向敌人发起进攻,我们的坦克都会陷入泥潭无法动弹,到时就会成为德军的飞机和大炮轰击的目标。”
对于索科夫的这种说法,卢涅夫却表示怀疑:“司令员同志,如果你所说的话是真的,那敌人又是如何向我们发起进攻的呢?”
“军事委员同志,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查查敌人最活跃那段时间的天气,看看气温是多少?”索科夫也没有发火,而是微笑地回答说:“当时天气寒冷,土地被冻得很严实,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都能自由行动。”
“军事委员同志,司令员说得没错。”维特科夫见卢涅夫对索科夫似乎有什么误解,连忙出来打圆场:“前几天,德军的第6装甲师出动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装甲营,准备来进攻红军村,但他们走到半路,就因为道路泥泞不堪,而无法继续前进。当时我们就派出了一个连队,利用携带的新式火箭弹和火箭筒,消灭了德军的这个装甲营,并重创了随行的步兵营。”
“哦,为什么我没有看到这样的战报呢?”
维特科夫看了一眼索科夫,回答说:“我想这份战报,如今可能还放在方面军司令部里,没有来得及向总参谋部报告吧。”
“嗯,有这种可能。”卢涅夫想到自己对索科夫部队的了解,都是通过总参谋部里那些战报,如果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战斗,没准对方压根不会报告。他停顿了片刻,又接着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那你觉得我们在什么时候,向敌人发起进攻,是最合适的呢?”
“等上级给我们补充了部队,特别是坦克和大炮之后。”针对卢涅夫的这个疑问,索科夫向他解释说:“我们有了足够强大的火力,在对敌人发起进攻时,才不会出现因为火力配置不够,而啃不动敌人攻势的情况。”
卢涅夫来这里之前,不过是一个文职军官,而且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听到索科夫这么说,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在维特科夫看出了他的窘态,向他解释说:“军事委员同志,情况是这样的。敌人在巴尔文科沃的确修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我们实施进攻时,没有足够的坦克和大炮,进攻部队是无法突破敌人的战壕。”
“军事委员同志,”索科夫觉得与其在这里花费唇舌和卢涅夫解释半天,倒不如让他亲自到前沿去看看,到时他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要打败敌人,光靠勇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合理的战术以及足够强大的火力。”
看到卢涅夫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索科夫又继续说道:“军事委员同志,假如您有兴趣的话,等下次战斗,我和您一起到前沿去看如何?”
卢涅夫是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文职军官,哪里见过什么战场的残酷,因此听到索科夫的提议后,不光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害怕,相反还认真地点点头,回答说:“没问题,司令员同志,等你们下次进攻巴尔文科沃时,记得一定要叫上我。我要亲眼看看,德军最精锐的党卫军师究竟是什么样的。”
“会有机会的。”
维特科夫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假如我们要想夺取巴尔文科沃,那么至少还需要两千枚新式火箭弹。”
“两千枚?”听到维特科夫提出的数目后,索科夫不禁皱了皱眉头,“我不知后方的军工厂是否有如此大的产能。恐怕就算向上级提出请求,也得不到想要的数目。”
“必要的申请还是需要的。”维特科夫提醒索科夫说:“如今整个集团军里,只有八百多枚新式火箭弹,这样的弹药储备,恐怕是无法拿下巴尔文科沃的。”
“好吧,我待会儿给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发电报,请求他帮我们提出申请。”索科夫有些无奈地说:“我想由他出面,恐怕要比我们好的多。”
卢涅夫听到这里,好奇地问了一句:“我想问问,什么是新式火箭弹吗?是用火箭炮发射的那种吗?”
“军事委员同志,我怎么给您解释呢?”维特科夫苦笑着说:“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带您到存放火箭弹的地区看看,到时您就知道新式火箭弹是什么样的了。”
“这种武器很重要吗?”卢涅夫继续问道。
“是的,军事委员同志。”维特科夫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的战果,这种新式火箭弹是功不可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