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都市言情 > 我是小先生阅读 > 第89章:赵白露的提议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是小先生:第89章:赵白露的提议

    晚上,散场之后赵永义家,一群徒弟徒孙坐在赵永义家里,都在商讨天桥分社的事儿。

    张奕因为袁璐的缘故,拐了李孝庭出去吃饭。所以现在的赵先生家里除了张奕和李孝庭,其余的人都差不多聚齐了。

    华文社要开分社,这是个很喜庆的事儿,熬了十年,从默默无闻到今日的满坑满谷。

    尤其是赵永义,他一心想看到相声的复苏。到今天,总算是看到了曙光,这一切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张奕。

    网上说张奕是一夜成名,这话不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因为和袁璐的事儿才有的大量关注度。

    可张奕本身也有本事啊,一夜成名简单,难得是以后的每一夜能有名。

    张奕到目前为止算是做到了,至少看过他节目的观众都说好,网上骂的那些喷子,亲戚朋友都为他着急,尤其是赵先生,更觉得对不住他。

    因为他挨骂,将大众的目光聚集道华文社里,很有戏剧性,不过他自己却显得无所谓。

    赵永义,年轻时干过买卖,演过电视,最后把目光转到了相声这行。

    为什么呢?

    因为这行容易,会普通话,口齿清楚就能说,说好了能来钱。

    七十年代末,相声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赵永义二十多岁的年纪拖朋友找到了几位相声演员学习相声,不求大红大紫,混个团体,有个靠山,上个电视,没事儿跑个演出就行。

    钱挣得容易,那时候还有个十大笑星,到哪都受人追捧。

    赵永义一门心思地往相声圈里扎,那时候的年轻演员大部分都是抱着这个目的学的相声。

    赵永义做到了,学了几年,加入了个团体,也能挣钱了,可是他不满足,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怎么办呢,拜个师傅吧。

    经常说相声,久而久之就和他的师父石先生认识了,石先生见他说的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也就收了这个徒弟。

    之后带着他跑演出,上节目,赵永义也争气,九十年代到一零年这二十年的时间,他从一个相声新人成长为一代相声艺术家。

    一场演出上万,各大电视台也经常露面,春晚也去过几回,徒弟也收了一大帮。

    本来到了他这个岁数,以后时不时地上个节目,一年演个几场,奔老艺术家那方向去也就行了。

    钱有了,名也有了,可是他越来越发现这行的匮乏。

    八九十年代,相声虽然不景气,可不论到哪演出,还是有人瞧的,电视上播放相声,也是有收视率的。

    现在,一个团体里小品有人瞅,歌舞有人看,魔术有人瞧,可一到相声,观众就全去厕所了。电视上不论那个台演相声,观众没看两眼就跳台了。

    这让赵永义的心里很失落,虽然当初学相声是因为这行简单,来钱快。可是如今观众连看都不看一眼了,还谈什么?

    赵永义可以选择功成名退,但他还是选择继续说下去。

    他开始反思相声,反思为什么观众不愿意听了。

    最后反思的结果就是因为这行的简单,所以涌入了大批的闲散人员。

    有的人学相声是真学真练真下功夫,可有的人确是滥竽充数,学个两三段就不学了,够用了。还有的人三五成群围成一伙起个名头,四处骗钱,没有真本事,随便找几个段子就去演出,由于这些人让相声这行越来越衰败。

    说相声都是为了挣钱,就算那些故去的大师也不敢说自己天生就是为了振兴传统艺术而说的相声。

    可说相声的,也不能随便啥人都说啊!

    打铁还得自身硬,想挣钱至少得学会本事才行啊!

    赵永义爱相声,这么多年是相声给的他这么大的名望与财富。他爱相声,年轻时是为了生活,到老了为的是情怀。

    他爱相声,他怕这行完了!

    他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让观众重新喜欢相声,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得让观众回归剧场。

    最早的相声就是街头文化剧场文化,观众是花钱买票听相声。

    他联系了搭档孙永东,有联系了几个老哥们儿,像李德高,正永启之类的。

    又叫上在外发展的徒弟,觉得开一家小剧场,让相声重新回归剧场。

    一零年,华文社成立,赵永义用半辈子的积蓄买下华文社现在的剧场。

    开业之初,许多观众奔着赵永义这个名声来听相声,华文社倒是赚了不少钱。可久而久观众越来越少,报社电视台也帮着宣传,但效果很不明显。

    许多观众来了以后听完下次就不来了。

    赵永义知道毛病不在观众,而在演员自身。

    他开始四处寻找传统节目,也鼓励演员多创作,自己的徒弟也要下功夫练本事。

    几年过后,不少徒弟陆续出去单独发展,本身就挣不了多少钱,赵永义也就应允了。

    这几年观众林林总总也就维持个开支,直到今年七月,张奕来了以后,赵永义才看到了希望。

    他听张奕演第一场节目时就知道,这小子肯定能火。

    因为他说相声的方式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更活泛,不死板。

    会的相声段子也多,更可贵的是他竟然保留着大部分的传统节目。

    会单口,会群口,会唱会说,简直就是个活宝啊!

    张奕果然也没让他失望,他能留得住观众,只要观众听过他的相声,下次一定还会再来。

    如今的华文社苦尽甘来,张奕功不可没。

    天桥剧场要开业,赵永义首先想到的就是张奕。虽然他不是自己徒弟,但是他会的多,又年轻,有创造力,并且名气也大,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

    他想的是自己和张奕一人管一摊儿,可自己毕竟是有徒弟的,所以不论如何,也要给徒弟们一个交代。

    家里一大堆人商量,董孝艺王孝楠他们好多人都想当这个队长。尤其是王孝楠,如今他是除了张奕之外和赵先生之外说的最好的,有是赵先生的徒弟,所以他的呼声也是最高的。

    如今华文社有了观众,挣得钱多,劲头也不一样了,谁都想做个领头羊,所以商量的结果也不统一。

    “要不让老二管,他现在有名,而且和咱们也是一起的,还是咱们这一辈儿在这儿的名气最大的。”许孝勇在一旁说道。

    他知道自己是肯定没戏,所以想选个比较服众的。

    他是很想尽快分出来,到时候不论在哪个剧场都比现在演出多。

    以前华文社演员少,每个人的演出场次都差不多。

    现在华文社的演员多了,谁都得给机会。名气大每天都有演出,就比如张云声,王孝楠他们,好的时间段都是他们的,而且还是攒底。

    剩下的时间段还得有徒弟师侄跟自己抢,所以排到其他人的演出根本就不多。

    众人僵持不下,最后就在李孝庭王孝楠和董孝艺身上选择,张奕虽然名气最大,可却没人提他。

    大伙都心知肚明,即使你再火,可我们是一家子。

    李孝庭的呼声最高,王孝楠次之,最后是董孝艺。

    王孝楠还是比较期待的,董孝艺却无所谓,不管谁管理,只要能让他打王者就行。

    自从上次张奕给他秀了两把操作以后,他现在都已经上到钻石三了。

    赵永义也比较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不选谁呢?

    这时,坐在一旁的赵白露放下手机,说话了,她抬头对众人说道:“爸,各位哥哥,我说两句。”

    众人看向赵白露,像听听这个美国留学回来的小师妹有什么好主意,赵先生也点头示意让她说。

    赵白露道:“从回来那天我就想,咱们华文社现在火了,观众也多,所以我觉得咱们完全有能力成立一个文华传播公司。”

    赵先生白了她一眼,赵白露劝道:“爸您先听我说。

    这个公司成立其实有好处,我是这么想的,以后咱们的观众会越来越多,分社不可能就这一家,咱们注册个公司,把分社挂到咱们公司名下。然后呢,可以由各位哥哥投钱到里面,到时候谁投的钱多,谁就是分社的管理者,而且按照参与的股份到年底再和公司分红。

    就比如天桥吧,比如说王孝楠投资了百分之五十,那他就是天桥分社的班主,剧场由他直接管理,但还是挂到咱们华文社的名下,所有演员的工资也是有公司给发,到年底,王孝楠作为参股,可以分到天桥那间剧场的百分之五十的分红,这样说你们明不明白?”

    众人点了点头,若有所思。赵白露接着说:“之后咱们的演员越来越多,观众也越来越多,分社不可能就这一家,其他分社也是按照这养来弄,既可以让各位多拿点钱,也能刺激演员努力演出。

    而且,咱们的公司一成立,不止剧场这方面,我们还能开餐饮,做影视投资之类的,一举多得啊!”

    赵永义听完,眉头紧皱,他在分析这里面的利害。

    其他人也是如此,这个提议十分诱人,投的多赚的多,就算投不了钱。到时候剧场多了,光凭演出也能挣不少钱。

    赵永义见众人都有意思,随即对赵白露道:“今天晚上你给我做个细一点的章程,明天早上给我。”

    赵白露一听,激动道:“好的,爸爸!”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