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四传回资料后,大夏这边立即着手对资料进行分析,“异开委”也依照惯例,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决定对这个异世界的政策。
“异开委”此时已是第三届班子,如果把最初的“异开小组”也算上,这已经是第四届(注:这里有个时间上的BUG,在作家说里告知一下诸位读者大佬)。
经这么多年的发展,“异开委”现已成为大夏一个重要的部门,各方面(规章制度、人员配制等)已经十分完善,早已不是当年草创时,大夏临时调配人员东拼西凑的模样。
“异开委”的换届是每十年进行一次,若没有意外,一旦成为“异开委”的委员,都将任满十年,不过有一个例外……那便是申杨。
申杨因为其特殊的情况,送走了一批批的“异开委”委员,送走了梁爱国、原渊、徐民华……又送走了蒋凯申、凌洁、林涵……而他还在这里。
正所谓“流水的异开委,铁打的路参谋”!
不过,申杨此时已经没用化名,他已恢复使用原来的名字,只是大夏在大夏时空中的档案里,记载的仍是路远这个身份,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大夏原时空的档案里,路远这个身份已经牺牲了。
这也是莫得办法。
路远这个假身份最初的军衔是少校。
当时,大夏给申杨伪造路远这个身份,并给的军衔是少校:一是因为如果给了更高的军衔,日后若申杨立了功,不好升;二是那时申杨才刚与大夏谈成,大夏还并不确定申杨能打开通往异世界的时空门是真是假,不会给申杨太高的军衔;三是少校这个级别的军衔,不会引起多少注意,而如果军衔是上校、少将、中将……那就非常可能引来有心人的注意。
可随着申杨立功,有功当赏,军衔自然该往上升,但如果让路远这个假身份的军衔提升,同样会出现第三点中的问题,因为这个身份本就是假的,很容易被查出破绽。
考虑到此,大夏选择的解决办法是让路远这个假身份在大夏原时空的档案里牺牲了!
申杨此时已八十多岁,正儿八经的老辈领导人,即使回到大夏时空,大夏现任的最高领导人也得喊他一声“老领导”,没办法,活得久就是牛逼。
可年纪虽然大了,但申杨看起来依旧是三十多岁的年轻模样。
不止是外表看起来年轻,其身体素质比普通年轻人更加强悍,一拳打死牛算啥?这家伙一拳头下去,霸王龙都得跪,当真是老当益壮,龙精虎猛。
按照大夏科学家的估计,以申杨现在的状态,即使在大夏科技不提升、其本身功力不增长的前提下,至少还能苟一百多年。
申杨身体会这么好,是因大夏在他身上花了不少资源为其延年益寿。
申杨现并没有在“异开委”中任实职,只是在“异开委”中挂了个“顾问”的虚衔,“异开委”开会、有什么事……都会通知他,但他已经不再管事。
这倒不是大夏不让他管事,而是申杨自己申请辞去实职,大夏予以了批准,不过仍让他挂了“异开委”顾问的虚衔。
这么多年过去,申杨心态早已发生了变化,不说变得像一个普通的老人,但也不是年轻时那般。
“老首长好!”
“异开委”现在开会时,见到申杨,委员长及各大委员首先都会向申杨说一声“老首长好!”,莫得办法,谁叫这老家伙资格在哪儿呢?
而且,“异开委”现在的委员不少是从“异开委”中出来的,也可算是他曾经的部下。
“嗯,你们也好。”
申杨对着“异开委”的委员们点了点头,现在“异开委”开会,他一般不发言,坐在会议室一个边角处静静听着他们开会讨论。
现任委员长李开达道:“探四发回的资料,各位都已经看过。这次的异世界可不简单,对面那个世界的人类文明虽还处在古代,但却是一个有神妖鬼怪存在的世界,不能以简单的古代世界来看待。”
“根据探四发回的资料和我们资料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这个异世界跟在‘流浪地球’世界华国的某几部电影中的世界很像,这几部电影叫《倩女幽魂》,其故事源自于华国的一本古籍,这本古籍叫《聊斋志异》,是华国清朝时期一个叫蒲松龄的人写的。”
李开达会叫联合政府所在的世界为《流浪地球》世界,原因很有意思,倒不是他也看过申杨前世的那部电影,而是他看过大夏版的《流浪地球》电影。
这是大夏的某位导演在得知《流浪地球》世界发生的事情后,以此作为题材,拍摄出了一部也叫“流浪地球”的电影。
申杨也看过这部电影,与前世所看的那部《流浪地球》有很大出入,因为这一部电影里有大夏的参与,看似在讲《流浪地球》世界发生的灾难,实际在讲大夏是怎么帮助那个世界的人类文明度过难关,在体现大夏的强大。
且《流浪地球》世界联合政府进行的逃离太阳系计划就叫“流浪地球”计划,大夏的不少人员便将之称为“流浪地球”世界。
“《聊斋志异》中记录了许多神妖鬼怪的故事,不过跟那几部电影有不少出入。通过对探四所发回的资料分析,这个异世界跟电影要更像,比如大陈这个国师慈航普度,在《聊斋志异》中没有,但在电影《倩女幽魂》里却有。
这个异世界人类很多,但人并不是主角,妖魔鬼怪才是,妖魔鬼怪横行天下,甚至连一国皇帝大臣都是妖怪,可想这个异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个异世界对我们而言,存在着风险,我们究竟该不该开发这个世界?怎么开发?这都是问题。诸位有什么意见?”
李开达讲完,一名委员道:“既然这个异世界跟华国的电影《倩女幽魂》很像,我们可以自华国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