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斗反三国阅读 > 第十五章 青铜染炉

底色 字色 字号

斗反三国:第十五章 青铜染炉

    众人一听刘禅话意,就明白刘禅对烧鸡只想要一个鸡腿,诸葛亮等人当然不会客气了。

    一拥而上,一下子就把烧鸡给瓜分了,吃得个个满嘴尽是油腻。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陈祗,山鸡当然吃过了,但这样的吃法还从没见过。

    荷叶加河泥,想不到有这么大的效用。

    刘禅看诸葛亮和赵云等人都吃得陶醉,烧鸡吃完了,还在回味,刘禅不由假咳了一声,唤醒各人得侍候着呢。

    刘禅拉高声线,说道:

    “朕渴了,上汤。”

    那鼎筒骨汤也是按刘禅的意思一直在煲着,闻着也挺香,可各人都不知熬到何种地步为最好。

    如今刘禅发话了,各人也知道这汤也可以开动了。数人之中,就陈祗最为机敏。

    陈祗不答话,而是快速地抄起个最大的酒樽,就往汤鼎边跑,到了鼎前,陈祗也是玲珑之人,虽然不知这骨汤什么最好,干脆每样都捞一点。

    二片竹笋,几颗黄豆,一块带肉的筒骨,剩下的就是清甜的汤水。

    “陛下,请用膳。”

    陈祗双手呈了上来,刘禅一看这就为难了。

    这得怎么吃啊?

    这时候筷子是有,但大多是木筷或竹筷,粗糙得很,刘禅用不习惯,若是在宫中,有金筷,银筷,刘禅还能将就着用。

    况且拿酒樽当碗,也是别扭。

    顾不上太多,刘禅接了过来,吹了吹汤面,细细地喝了一口,不禁叹道:

    “清而浓香,甜而不腻,好汤。”

    “鼎里的汤趁热,大伙也弄些试试,朕与众同乐,共享世福。”

    诸葛亮等人一看刘禅喝汤,本就馋得很,现在得到赏赐,皆嘴里忙着答谢,手里却没停,一个接一个地往鼎里拼命地捞着,往自己的樽里塞。

    刘禅慢慢地品着骨头汤,却对汤肉没什么兴趣,待汤水喝完,刚想续杯的时候,往鼎里一望,却是失望了。

    果然,鼎里的汤被勺走大半,由于汤料不少,很快汤水就变成混浊了,不再如头汤那样色香味俱全。

    看到这样,刘禅觉得有些事不能再拖了,为了碗,为了火锅,刘禅认为有必要耳提面命一番。

    刘禅眼神一扫,锁定了陈祗,很有深意地说道:

    “陈祗,朕有肉吃,尔等就有汤喝;朕有汤喝,尔等也没饿着。但朕乃天子,提天子剑,荡平不臣,受不得一丝委屈。”

    “你再看看这鼎里,朕吃了,尔等也吃了,可曾悟出了什么?”

    刘禅的本意是你们吃过的汤,朕还怎么吃啊,一群人捞过的汤底,刘禅可没胃口再下手了。

    这是习惯,不是洁癖。

    陈祗内心一惊,顺着刘禅的话意,往汤鼎一看,更是惶恐,此时的鼎里所剩不多,陈祗以为定是刘禅怪罪群臣吃得太多,导致刘禅不够吃了。

    陈祗忙扑通一跪,嘴里哭道:

    “陛下,臣有罪,臣知错,请陛下恕罪开恩哪。”

    刘禅却是被陈祗给搞蒙了,这又是闹哪出。

    刘禅是蜀主,也懒得去猜臣子陈祗心里所思所想,干脆挑明了道:

    “朕是说,这么多人都在一个鼎里共食,如何呈现朕的体面?朕乃蜀主,九五之尊。”

    刘禅说罢,陈祗更是害怕,直接呯呯地不停叩头,求饶般泣道:

    “陛下饶命啊,臣千不该,万不该,再也不敢吃了。”

    陈祗内心也委屈吖,明明是刘禅赐下来的,一吃完就翻脸,太难侍候了。

    刘禅真是服了陈祗,难怪后世当领导那么难,有时候下属根本就没法弄明白领导的示意。

    刘禅虽是恨铁不成钢,却不得不解释,毕竟诸葛亮等人估计内心也嘀咕着呢,刘禅可不想落个寡恩的名声,便道:

    “蠢货,你怎么不去死?朕有说不让尔等吃了?钟鸣鼎食之家,方为门第豪强。朕的意思是尔等与朕一起分鼎而食,享尽荣华。”

    刘禅说得慷慨,陈祗等人却是一脸茫然,这刘禅是葫芦里卖啥药啊,陈祗生怕又会错意了,强大的求生欲令陈祗不得不问道:

    “陛下,臣愚钝,还望陛下示下。”

    刘禅庆幸陈祗这回没有瞎猜,也就放软了语气,为了以后幸福的生活,耐心地教道:

    “朕的想法是将这鼎迷你化,按照鼎的模型打造出一批小的鼎,往后啊,每人就发一个小鼎,各自用自己的小鼎煮东西,想吃什么就煮什么。”

    刘禅没把问题复杂化,什么鸳鸯锅就算了,毕竟陈祗万一搞不出来,刘禅还得时常和大伙一个鼎共食。

    干脆参照现有的鼎,缩小打造就是了,简单明了,这样一来不止能暂时充当碗,还能有煮火锅的感觉。

    陈祗这回是听明白了,内心是有些奇怪,一人一鼎多奇怪啊,一锅炖了,简单快捷,刘禅真会折腾。

    可陈祗却不敢有一丝质疑和反对,忙恭顺地说道:

    “陛下,臣明白了,陛下真是英明,天纵奇才,不止礼贤下士,宽厚待人,还能想到此法,真是千古明君,臣实在是佩服。”

    “陛下,这新鼎一出,我蜀国肯定纷纷效仿,就连魏吴肯定也早晚会以此为荣,争先跟进。臣斗胆请求陛下为这新鼎赐名。”

    陈祗说的也是事实,虽有恭维,却并不夸张,此时以士大夫为贵,读书人最是守礼重礼。

    有了这法子,刘禅觉得以后宴席终于摆脱了一堆人拼命地在同一鼎里捞东西了。

    想想以往,真是腻歪。

    刘禅也不推辞,略略一想,说道:

    “就唤为青铜染炉吧。鼎大炉小,鼎炖炉烫,一煮一涮,最为相宜。”

    此时也有炉,但大多都是用来煮水,普通的铜炉口细肚大,刘禅将鼎这么一改造,虽是叫炉,却是口大肚小。

    但名字嘛,只是个代号,实用最重要。

    至于诸葛亮等人更不会在意青铜染炉的名字,只是好奇将鼎弄小,还能煮么?

    要知道这时代,火候可不好按,鼎太小了,火大容易烧焦,火小烧不熟。

    但诸葛亮等人都是聪明人,不会浇了刘禅的起意。

    尤其是刘禅的死忠粉陈祗更是喜出望外,呼道:

    “谢陛下赐名,青铜染炉必定名传千古。”

    其他的,陈祗才不关心呢,只要刘禅高兴了,让陈祗学杨广挖运河都是乐呵的。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