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大秦钜子阅读 > 第九十章 临治市亭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秦钜子:第九十章 临治市亭

    次日一早,天色未明。

    李恪带着旦和小穗儿,置备好金钱财物,领着十来个从田典妨处借来的健壮官奴,东行四十余里,来哉到苦酒里外最繁荣的市亭,临治亭。

    临治亭是郡仓直属的大型官市,以毗邻治水得名,其中主营官粮粟米,大宗粮油,规模之大,独市如城。

    在雁门郡,如临治亭这般规模的官市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分别是善无官市和句注军市。

    善无官市位于雁门郡治善无城中,前朝后市,主营日杂百货,地方奇珍。句注军市则紧靠句注塞建造,同样位于楼烦县中,专营人口奴隶,是远近闻名的奴隶市场。

    除去三市,偌大的雁门郡便只剩下各县规划的县市和屈指可数的几座荒僻私市,而且规模都小得可怜。

    这种奇怪的商业格局显然并不利于商业发展,只不过大秦也从不重视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的思想起于春秋,日渐发展,到秦朝时早就成为当权者眼中的共识。

    韩非子说“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对商人的态度。

    堕贱籍,入重税,层层盘剥,苛刻市亭。在大秦的土地上,商贸几乎不可能有兴盛的机会。

    商人天生逐利而行,既然国内的钱不好赚,他们自然只能把注意打到国外去。

    大秦之外还有西域北疆,那里草原辽阔,夷狄众多,百工不兴,物资匮乏,更何况那里产金,而且牛羊马匹在中原大地也从来是热销的货品。

    南来北往的客商组成车队,带着精美的中原制品出关,换回来草原人不怎么看重的牲畜黄金,并由此聚敛起不菲的财富,也变相刺激了几个边境郡县的商贸繁荣,这其中就有雁门郡。

    雁门郡东邻代郡,西接云中、上郡,南连太原,向北则深入匈奴腹地。地处于北境荒僻,同时又是四战之所,本身物产虽不丰富,却胜在交通便利,是草原行商前往匈奴领地的首选。

    他们在此处互通有无,过程中逐渐形成默契,于豪贵云集的郡治善无和毗邻中原的楼烦境内形成三个商贸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如今的三大官市。

    临治亭,便是其中之一。

    ……

    旭日出于东方,撕开层层叠叠的云霞,将冬日天光播撒到原野之上。

    李恪候在一处缓坡远眺,只看见孤城,繁市,熙熙攘攘,人流如织。

    临治亭不愧为北地首屈一指的大型集市!

    它的外廓方方正正,四周有厚实的土墙围挡,墙长三里,高足两丈。有所谓三里为城,七里为郭,临治亭规模如此,称之为城半点不过。

    可相比于大秦其他的城,这座城看上去却有些与众不同。

    由外及内,城墙以黄土夯实,上设堞垛,又加盖高企的门楼,远看黑瓦致密,重檐望山。

    城门自然设在门楼下边,拱形,材质应该是木质,但它的表面光滑,遍漆红漆。朱门之上嵌了密密麻麻的大帽铜钉,一枚枚锃亮滚圆,透射出一股子暴发户的气质。

    这种气质通过城匾进一步发散,木质竖匾高悬在朱门顶端,铜底金铭,用秦隶篆出斗大的“临治”二字,就如面硕大的铜镜,光华刺眼。

    至于城内……比之城外至少正常多了。

    华丽丽的大门之后,左右各有一座敦实平顶的哨楼,紧贴城墙建造,高度比城墙略高,却又低于门楼。

    这两座哨楼是大秦市亭的标志性建筑,名为旗鼓楼,左楼顶上安置大鼓,称为鼓楼,右楼之上竖立长杆,唤作旗楼。

    两楼之间,青石大道横平竖直,接通四门,交于中点,这便是市亭的主路,隧。

    四隧将城内等分四区,每一区又被相对窄小的土巷划作四坊,坊间并排一个个宽窄不一的列肆,前庭经营,后院仓储,整座城市路路皆通,远远看去,格外齐整洁净。

    这世上居然能出现这样一座城……

    依旧是秦人特有的刻板生硬,却又不忘体现商人的市侩。临治亭的模样叫李恪大开眼界,背着手,直看得啧啧称奇。

    眼下尚未开市,城门紧闭,列肆空空,但是原野之上人影攒动,到处都是像李恪这般等着入城的人。

    人分两等,有的人轻车简从,车上空置,想来是采买的客人。还有的牵马赶牛,大车满载,必然是货值的客商。

    日出意味着开市将近。商旅车队开始启动,驱马声赶牛声此起彼伏,他们不疾不徐地驱动车马,从四面八方向着城门缓行而去。

    李恪看到城中有人在旗鼓之处现身,甩开膀子抡起鼓槌。

    咚咚咚咚咚咚咚……

    霎时之间,原野上鼓声隆隆,沉闷的鼓点由远及近,一声赶着一声。而伴随着鼓点,旗楼上被人缓缓举起一面绣着“市”字的黄色大旗,迎着风,张挂到长杆顶端。

    旗展,鼓落,四门同唱:“开市喽!”

    城门轰然洞开。

    鼓点的节奏慢了下来,商人们却明显加快了步伐。他们在城门外排起长龙,取出列肆凭据交给市吏,请求检查货物量器,这是秦律规定的市场监督过程,称为布吏。

    布吏一家,放行一家,商人们取回加盖了印章的凭据,再依规纳付城门税,便算是获取了列肆经营的资格。

    他们顺着四隧入城,又在小巷次第分流,安排隶臣拆车卸货,铺摆商品。

    如此直至莫食,鼓声收拢,终于轮到顾客入城。

    李恪领着旦和小穗儿迈步前行,那十个官奴隶跟在身后,人手一辆空置的板车。一行人前呼后拥,分外显眼。

    小穗儿一路苦劝:“大兄,趁着还未入市,再听弟一句唠叨。我看家中半旧物件还有不少,展叔多少也能做些。这钱财得来不易,要不然就不买了吧?”

    “不买?”李恪白了小穗儿一眼,声音里难掩兴奋,“难得出来赶一次集,赶的还是临治亭,哪有不买的道理!”

    小穗儿哭丧起脸:“这也太儿戏了!大兄能不能考虑周全些?”

    “我自然对此行考虑周全!”李恪哈哈一声,从怀中抽出两枚竹简拍到小穗儿手上,“你知道吗?我昨夜什么事都没干,就是为了这份购物攻略。”

    “攻略?”小穗儿不明就里,低头去看。简上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他才看一眼,就被晃得心惊胆战,“这么多!”

    “来哉购物中心,囊中金钱宽裕,你以为我只要买几件家什不成?要我说鸡羊狗彘,蚕桑梅榆,锅碗瓢盆,冬衣石碳,一次过,买齐算了!”

    “买齐……算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