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会持续了三天,陈大河的销售团队给每一个加盟的客户都订了最低的销售指标。
反正客户不缺,不给客户一点压力,他们就会很保守。有些时候,在扩张阶段就得有冲劲。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还有第二梯队的客户资料。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当客户觉得指标偏高的时候,陈大河的销售团队就会立马帮他们分解指标。
并且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及一些销售规划。通过这么一说,也让这些客户觉得真不高。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提前做好的工作,这都是销售数据的分析和对未来市场的一些预判。
销售指标这个东西,定太高,挂在天上。根本没动力。
定太低,半年就完成了就会沾沾自喜。
只有合理的指标,努力就能完成,松懈就会达不成,才是最合适。而且完成了指标必须给些奖励刺激,不然也会没动力。
所以这次的定指标,虽然是陈大河的团队定出来的,但是只要双方同意,签订之后。最后完成了,都会有返点。
而这个返点就是客户挣钱之后的额外纯利润。为什么有这个机制,就是要逼客户去发展事业,多开店多销售,从而提高品牌在市场的占有率。
一听说完成指标有返点,这些人精们精打细算一番,心中立马有了扩张计划和投资预算,觉得完成并不难。所以也很容易接受公司的这个指标考核。
虽然如果强压指标,很多客户也会捏着鼻子认,但是假如到时候市场出了什么问题,很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弹。
而且会让他们这些老客户觉得公司是在卸磨杀驴。即使嘴上不说,心里面也会非常不痛快。
所以与其那样,还不如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心甘情愿投资和加大规模。
无非就是让利,这个让利的钱反正也是从多加的销售指标里的利润当中分出去的。
看着是让利了,其实还多赚钱了。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发动这些全国各地的地头蛇们帮助自己拓展市场,抢占市场。
品牌是陈大河的,抢占了市场占有率之后,就算以后全部被公司收回,或者自己想去做这个市场,开分公司。
品牌已经植入了老百姓心中了,至于到时候这个店是张三开的,还是李四开的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消费者是冲着品牌去买的,而不是店主。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先得打开市场。
陈大河目前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和团队,去全国拓展,而且就算有,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哪能那么快那么容易。
所以借鸡生蛋最好不过。到时候每个地区多派一些区域经理经常过去指导监督就好。
至于批发那边,反正都是订单制,客户看好了什么货直接下单就好,没有什么太大的经营指导。
反正他们说白了就是拿钱来买货,至于他们怎么给他们的下线客户,或者怎么卖给消费者,那就算他们自己的事了。
这边反正只提供货品支持,虽然利润少一点,但是没啥操心的。因为这些批发客户把货拿回去了,得自己想办法卖掉。
不然就砸在自己的手里了,反正这个批发的牌子货品,又没什么固定客户可言。
这些人反正是谁家货便宜,谁家货好卖,就卖谁家的。最多给老合作厂家一个友情分而已。
但谁能保持自己的产品就一直保持优势不变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切都不好说。
但品牌是不一样的,品牌是需要积累,需要底蕴的。
不然为什么大家到最后都去搞什么品牌。这么说吧,只要你的品牌一直运营很好。
你有足够的销量,哪怕最后你没有工厂,你去找代加工,依旧可以活得很滋润。
但做批发就不行了,因为本身赚得就是加工制造的钱。
这就好比苹果手机,在中国没有工厂,但是因为他有技术有品牌在,照样会赚很多钱。
代工的工厂大有人做,这个根本不需要担心。
最后一天的下午提交订单和交订金。在这个环节上,陈大河还是延续之前的老套路。
以白山、郑成龙、郑本康为首的几波客户率先付款支持。当然他们也是与陈大河合作最先享受成果的那一波人。
还有就是这些人在整个圈子里面影响力确实不小,有了这些人的带头作用,整个刷卡转账的过程,倒不困难。
因为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氛围营造的事情。在这种事情上向来都是陈大河的拿手好戏。
订货会很成功,超出预期。那么,按照惯例,最后一天晚上应该是庆功答谢晚宴了。
2000人的庆功宴,这规模可真不小!那么说好的李露露会出席的呢?
但是三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怎么连李露露的一根毛也没出现。
这让很大客户心里也在发怵,他们很多人还是李露露的粉丝呢?寻思着能不能弄张合影或者签名啥的。
看来这陈大河也有不靠谱的时候啊。不过又有可靠消息称李露露的出席是在庆功答谢晚宴之上。
这让原本许多想要连夜回去的客户,又留了下来。显然他们对于只是一顿普通的晚餐,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
但是如果晚宴有节目,那可以留下来凑个热闹。
陈大河在这一次的春夏订货会上确实花费了不少钱。但这一次提前收上来的订金和各种保证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从财务成本上来计算,提前收上来的现金流转换成银行贷款利息和订货会花出去的费用一比较,陈大河赚了。
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浪费,其实只要提前收回了现金流,从金融上来考虑,这就是赚了。
所以为什么商家喜欢搞充值预订让利这种活动。看似让利了,但提前收上来的现金流,周期内按照贷款利息来算,难道就不是钱了?
还有就是有些高频次的消费,因为充得多送得多。所以消费者也会加大自己的消费力度和频次,促进整体的销售业绩。
所以有些东西,有些让利应该深层次的去看待里面的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轻易下结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