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大赵崛起阅读 > 77、山穷水尽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赵崛起:77、山穷水尽

    高唐城内,田居没来得及带走的军粮已足够赵阳这五万大军吃上好一阵子了。

    “将这些军简发往邯郸!”

    赵阳派人把如今的战况发往了邯郸,他现在已经有了打算,高唐这块烫手山芋还是早点交给阳文君赵豹为好!

    可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眼下摆在赵阳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就是,那么多齐国降卒和百姓该如何安置?现在眼前足足多出来十万多百姓,一万多降卒!

    看着牛赞报上来的数字,赵阳思虑再三:“有家属在肥乡、临漳的许其前往团圆。”

    先前迁往肥乡、临漳的齐国百姓并不多,而且那里修筑长城,开垦荒地也正用得上。

    “君上,我大概估算过。”牛赞艰难地挪了一步,又道:“就算让这里沾亲带故的都迁往肥乡、临漳,至少还有十万左右的人没法安顿。”

    牛赞说着递了递手中捧着的竹简。

    如今肥乡、临漳的人口已经可以比肩中等乡邑了,肯定容纳不下这十万人了,再增加过去恐怕会出事!

    赵阳硬着头皮接了过来,粗略翻了一翻竹简,又道:“豪门望族一律派发放些口粮送他们回齐国临淄去!”

    这些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在齐国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放哪儿都不合适,说不定还会搞出什么乱子来。赵阳想起之前和剧辛的对话,又补充道:“只给他们足够的食物,让他们空手去祸害齐国人去!”

    牛赞点了点头,脚步仍是一动不动:“君上,就算这样,还有很多人没处安置,要不也一并放回齐国去?”

    “这些人若是都放回去,迟早会变成齐军打过来。”赵阳摇了摇头:“而留他们在高唐便和放回齐国是一个道理。坚壁清野,把一个荒废的高唐丢给齐国人才能确保边境的安全。”

    “那要不干脆……”

    “这些人不能杀!”赵阳打断了牛赞的话,他知道牛赞想要说什么,他可不想作秦国的白起。

    “剩下的这些人先行登记在册,再另行安排吧。”赵阳现在只能把希望寄予邯郸了。

    “是!”牛赞当即不再多问,领命去着手安排。

    赵阳送往邯郸的军简共有三份,一份发给了赵语自不必说,还有一份是发给了安平君赵成,另外一份实际是家书,发给了身在临漳的韩琴。当然这三份军简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君上,武城田吏赵奢前来求见!”

    “君上,齐国使者淳于髡求见!”

    两个前来通报的门子几乎同时到了门外。

    正琢磨着眼下局势的赵阳一下子跳了起来,只觉得一阵心跳加速:“赵奢!淳于髡!”

    赵阳强行按捺住心神,已经打定了注意。赵奢此时还只是一方普通税吏,于情于理我都应当先见淳于髡!

    “请赵奢到偏厅暂歇,命诸将列队,出迎齐使!”

    赵阳这道命令发出之后,众人都是一怔,就连身在高唐城下的淳于髡闻听也是一愣,自己作为败军使者,这临漳君居然不惜出城相迎,倒是个虚怀若谷,谦逊豁达之人!

    很快城门大开,三百鬼卫当先纵马出城,随即展开队形,翻身落马。

    在整齐的军礼队列之中,赵阳踏步而出。

    淳于髡此时一见,更是大为震惊,这临漳君看起来尚在弱冠之年,赵国将来若为其所有,齐国危矣!

    谁又能知道,赵阳早在史书里见过他的大名!春秋战国之中他记得的最出名的矮丑之人,一个晏子、一个淳于髡。这两人都其貌不扬,身形矮小,又同样博学多才,能言善辩。

    “此一役只是为了报联军伐赵之仇,还请先生勿怪!”赵阳一见面先是躬身一拜,只把淳于髡事先准备好的讥讽之语尽数憋回了肚里。

    “赵雍愿请示寡君将高唐诸邑归还与齐国。”尚未谈判,赵阳就开出了这个诱人的条件。

    “我稷下诸子不及君上。”淳于髡一阵叹息,当即恭敬地回礼道:“不过据我所知,君上乃性情之人,因与公子嘉不和,而累及亲近之人犯了过错,才有此伐齐之举?”

    好厉害的老头!看来他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赵阳笑道:“先生请至城内相谈。”

    “君上已言明欲将三邑归还与我,我已无所求,这次出使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淳于髡哈哈一笑,忽然面色悲痛:“如今的高唐已非我齐国所有,现在入城,心痛难安,还请君上原宥。”

    赵阳当即点头道:“来啊,在城外布置宴席,我要与先生话别!”

    “不必了,我只想问君上一句话。”

    “哦?”赵阳大感好奇:“先生请问。”

    “‘燕人永不为奴’之语,是否是君上转告于秦公子的?”

    赵阳心头一震,赢柔辞别之后,她曾经派遣过心腹再来问他心意,他自然仍是婉言拒绝,那使者随后问及如何提振燕人军心,他当时确曾随口说过‘赶走外敌,燕人永不为奴’这样的话。

    这还是他从“兽人永不为奴”这句话里灵机一动所想到的,淳于髡怎么会知道?

    “本君确实与秦人说过这样的话。”赵阳正想问他是如何知道的,就见淳于髡忽然躬身一拜:“望君上善待天下百姓。”

    “先生您这是……”赵阳一边忙着还礼,心里却是不明所以。

    淳于髡一脸悲恸,顿足道:“君上眼中所看见的不是高唐三邑,而是天下!奈何我齐国君臣尚不自知,呜呼哀哉!”

    “老朽之人就此告辞!”淳于髡退后了几步,行礼拜别。

    赵阳心中莫名地有些酸楚,这须发皆白的老人与他想象之中幽默善辩的智者并不太一样,似乎他额头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储存着一缕忧伤。

    “先生慢走!”赵阳高呼一声:“在下有三个朋友,一个叫阮籍,一个叫陆游,还有一个叫王维。”

    “他们都比在下有才华,有一天他们相约出行游玩,行到一处无路可走的地方,阮籍当即挥袖扬首,对着天地旷野,放声恸哭。他哭的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而叫陆游的朋友则当即劝慰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车不能行了,我们不如步行往前看看呢?”

    “另一位叫王维的朋友,则一屁股坐了下来,一脸坦然道:‘既然行到水穷处,何不坐看云起时?’”

    赵阳一口气说了出来,一脸诚恳地看向了淳于髡。

    “君上博学高论,老朽自认做不到像你那位叫王维的朋友,可以静观云水变幻,时事交替,但是想学学那位叫陆游的朋友。”淳于髡踏上了马车:“只要淳于髡一息尚存,定会与君上周旋到底,我也会力荐齐王复用盼子!”

    “这孩子是在劝我不要像阮籍那样悲观终老吧?”淳于髡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长吁一声,这真是他见过最睿智,最仁慈的人了,或许将来的天下交给他,也不错?”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