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帝国的黎明 > 第八十九章 京城来使

底色 字色 字号

帝国的黎明:第八十九章 京城来使

    固镇。

    魏宣德二年三月二十六日,一名东京大梁府来的使者来到了固镇。

    临近中午时分,斥候来报,东京有人来了。

    陈旭从座上起来,忙出帐,在固镇外等候,没过多久一名头戴乌纱身着圆领青色袍服的官员模样的人骑马而来,身后有几名随从,另有十余名骑士陪护。

    那名文官面容很起来很年轻,比陈旭也大不了几岁,面带倦容,风尘仆仆,大概是路途劳顿所致。

    那名乌纱圆领青袍的文官见门口众位将领簇拥着一个武将,便下了马,上前拱手问道“在下左补阙陆千川,特来求见固镇的陈都使。不知陈都使何在?”

    左补阙这个官职,陈旭是知道的,大概就是咨询提议的一个小官。

    陆千川与陈旭素不相识,没见过面,自然不知道陈旭长得什么样,但是看着诸多将领模样当然武将,簇拥一名武将,心下已有判断,只是想要再确认一下。

    “我就是陈旭。”陈旭直截了地表明了身份,笑道,“原来是东京来的同僚,快请进行辕。”

    陆千川连忙道:“在下恭贺陈都使战绩传达天听,军职高升了!”

    众人皆哈哈大笑,纷纷恭贺陈旭高升。

    陈旭领先半步,带着陆千川迈入行辕。刚没进几步,就有人按耐不住好奇心啦,大声问道:“快给我们说说,大哥高升,升到了哪个职务了?”说话之人,是陈旭的结义二弟何猛。

    何猛是个急脾气,陆千川刚刚说陈旭升了官,却不说全,何猛是个急脾气,倒不是他骄横跋扈,大多数武夫都是如此,做事直接直白,礼数方面可能欠缺一些,于是何猛就径直开问了。

    陆千川略微一愣,他做官没有多久,有点没反应过来,但没有因为何猛有些无礼的行为生气,随机开口说道:“陛下得知陈都使的战绩龙颜大悦,攻克威武城、击败蜀军援军,斩获不下两万众,亲自着令嘉赏将军,王相亲自让下官来送任命状,此次来时,下官先到的凤翔,任命状也一并交付与王节帅……”

    何猛这时已经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嘴巴嗫喏,想要说话,却被陈旭暗暗拍了一下,阻止了他的继续行为。

    也许文人和武将之间确实有几处不同之处,比如说现在的左补阙陆千川说话文绉绉的,但大多都是废话,没有抓住重点,大伙对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欲望,这些东西他们都是知道的,并且武将阶层由于常年行军打仗,打仗讲究效率、实用,不喜欢华而不实的,所以说话大多直来直往,直截了当,注重结果。

    而作为典型武夫的何猛只想知道陈旭升了什么官,却听了陆千川长篇大论如何能不耐烦,没有揍他都是好的了。

    陆千川想这么说就让他说好了,陈旭也不缺这点时间。

    一番长话后陆千川终于回到了正题,“朝廷擢陈都使为虎捷军左厢都指挥使,兼领蔡州团练使,任西征军行营都监。”

    一串官名,实际上有实权的就是虎捷军左厢都指挥使,禁军都待在东京,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去蔡州,这个职务就相当于一个领薪水的名头,跟之前陈旭邀领的华州刺史差不多,只不过更高级,一般地方上的官职由高至低分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最后是刺史。

    而西征军行营都监只是一个战时临时职务,战争结束后,自然会解除掉。

    大伙一时没有说话,大概是在琢磨厢都指挥使是多大的官……

    魏朝禁军四大精锐,虎捷军、龙捷军、铁骑军、控鹤军,各分为左右两厢,虎捷军左厢都指挥使相当于魏国禁军八分之一兵力的直接统帅,当然厢都指挥使之上还有其他更高级将领,还有枢密院等有司官署监督,自然有诸多限制。

    不一会儿,众人皆哈哈大笑,祝贺陈旭高升,场面变得更加热闹。

    陈旭大笑道:“陆大夫别见怪,兄弟们都是粗人,直来直往,并没有什么恶意。哦,对了,陆大夫一路舟车劳顿,风餐露宿,兄弟们一定要好好地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陆千川是进士出身,刚做官没多久,见一名大将如此礼遇,拱了拱手,一脸诚恳地道:“将士们远出国门,浴血奋战,征战沙场,下官能有此机会,替朝廷嘉奖诸位将士,实乃三生有幸,何来辛苦之言。”

    陆千川这一番话,让众人对他的观感稍有改观,目光略微温和了。

    自古文武之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屡屡不绝。文官们看不上武夫,觉得他们粗鄙无礼,有勇无谋;武将们瞧不起文人,认为他们满嘴之乎者也,武将们在外提着脑袋打仗,文人们却只要动动嘴皮子,写几片锦绣文章便能安享富贵十分不满!

    没过太久,几名军士抬上两筐大饼,三桶菜汤,还有一些腌制好的肉食。

    这是陈旭早命人准备好的。

    行军打仗,能保障战士吃得饱就行,至于口味只能呵呵了,天下还有很多人吃饭都吃不上,军人们能吃饱喝足就是一件美事啦!

    “陆大夫不要嫌弃,军中条件艰苦,实在做不出什么可口的菜肴,我军倡导同甘共苦,即使是将领的吃食都是和其他将士一样的。”陈旭摆了摆手,说道。

    只不过,陆千川却没有丝毫介意,道“不瞒将军,下官虽出身寒微,自小家境就不算富足,吃糠咽菜,总是平常事,再说,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吃不饱饭,这些大饼都是精粮做的,还有腌肉款待,吃着倒是挺香的,下官知足了。”

    陈旭哈哈大笑道:“吃得惯就好。”

    陆千川说的不是客套话,摆在他面前的碗里有几只大饼,还有两盅菜汤,他拿起大饼“吧唧吧唧”的咀嚼起来,不时喝上一口菜汤,吃的是津津有味的。所言非虚。

    只有曾经吃不饱饭的人,才会真正的知道粮食有多么的珍贵!

    陈旭微微意外,原以为这位东京来的左补阙作为一名文官,家庭条件应该不错,在乱世中能读书写字,甚至做官,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是供养不起一个五体不勤的文人的,可能也吃不下这些军中糙食,没想到对方行为举止虽有为官不久历练不足导致的生涩,但朴实诚恳的表现却令陈旭对他的印象大好。

    陈旭讨厌那种表面八面玲珑,对谁都呵呵笑,暗地里捅一刀的“老油条”。

    正好为官不久的陆千川没有染上这种官僚做派。

    见陆千川一副大快朵颐的模样,陈旭微微一笑,随即加入了吃货行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