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顶部广告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帝国的黎明 > 第六十六章 赵京娘

底色 字色 字号

帝国的黎明:第六十六章 赵京娘

    “赵京娘。”女冠淡淡地回答道。

    小时候看的戏不是白看的。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这部戏可谓是戏剧里的一个经典曲目,由此耳濡目染的陈旭,赵京娘这个名字不可谓不耳熟。

    不过京娘怎么穿道袍,出家了?赵匡胤上哪去了?

    陈旭冒出好些问号。

    赵大哥你去哪儿了,你的义妹看破红尘出家了,都不管管?

    “你认识我?”赵京娘瞧陈旭听到她的名字后一副惊讶的表情,问道。

    “不认识。”陈旭连忙道。总不能和人说,我是在一千年后的戏台上,观看过你与某人的儿女情长的戏吧。这样一说,正常人都不会相信,只会当你是疯了。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千里送京娘”这个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并没有记载在史册的,是否真实发生,有待考确。

    那么赵京娘这个人物不一定真实存在,可能是后人牵强附会,虚构的,只是为了衬托宋太祖的正直仗义。

    世人总是喜欢为英雄人物编织各种美丽传说。

    “赵姑娘,不是家住蒲州?”陈旭问道。他有些好奇,京娘为什么在华山,他记得赵京娘她家不是住蒲州么?但蒲州相距华州起码上千里路,赵京娘怎么来了这里。

    可能不是一个人,只是同名而已罢。这天下同名同姓也不在少数。

    陈旭随即又这样想道。

    “你怎么知道我原先家住蒲州?”赵京娘红唇微张,惊讶道。

    还真是?!这么巧。

    “诶。我是听别人提起过你。”一个陌生人对人家知根知底,一点都不正常,很自然引起了赵京娘的疑心。

    “你听谁说的。”她追问道。

    “我是听赵匡胤说的。”陈旭只好把赵匡胤抬出来背锅了。反正你俩已经虐恋千年了,陈旭如是想道。

    “赵匡胤?”赵京娘面露迷惑之色,“姓赵,难道是和我同乡?”

    “只是为何我一点都没听说过。”她轻声喃喃自语道。

    她不认识赵匡胤,两人可是结义兄妹,难道是还没有遇到过对方?

    这样想来,倒是有可能,比较历史都已经面目全非了,碰不上也合理。

    反正也是妾有情郎无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两人没遇上倒是一桩好事。

    “你不认识?”陈旭问道。

    “可能是同乡。”赵京娘回答道,“但是应该不熟,没听过这个名字。”

    这时,对于陈旭的话信了大半,脸色稍微缓和。

    陈旭也没接着再问了,刚刚他只是出于好奇。

    接下来就是收拾残局了,小道士身死当场,另外两名贼人龙哥虎哥,在陈旭手下留情之下,还剩半条命。将他们给绑了,准备通知官府。

    陈旭本着蚊子肉再小野兽肉的精神纲领,不忘捞点油水,透过眼神用强大的精神力,吓得半死不活的两人尿了裤子,胯下一滩黄色的水渍。

    密室这不太透风,气味有点…那个。

    惹得赵京娘鼻头一蹙。

    然而她并不知罪魁祸首竟是旁边看起来淡然愕陈旭。

    ……

    “下官见过刺史大人。”一名戴漆纱幞头穿着官服的官员语气恭敬道。

    时间轴稍微往前调。

    报官后来了一个戴幞头的官员带着一队皂衣衙役上门,将龙哥虎哥、青云道长,还有办成死人的小道士带走。

    因为出了人命,按程序要带陈旭、赵京娘两人回衙门做着口供笔录。

    “要做笔录就在这做,去衙门不是瞎耽误功夫!”何猛一腔大嗓门,听着一嘴官腔不舒服。他是正统的武夫,只服有本事的人,比如陈旭,现在一个屁大点的官在他面前蹦哒,这不是上眼药?!

    “你是何人,要和朝廷命官作对,想造反不成?”小官正色道。虽然何猛叫嚣的样子凶神恶煞的,开始让他猝不及防,吓了一跳,但是他是官,对方长的再高大,也是草民,敢和官府作对?!

    “去官府之前,你先看看我大哥是谁?”何猛也不傻,不接这茬,转而问道。

    “做笔供的就在现场做罢,咱们不久便要离开。”陈旭觉得这名小官虽然满嘴官腔,但是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

    不过刚刚何猛说的话不怎么客气,但正是他想要说的,他不想去衙门,理由很简单,就好像现代社会哪个正常人没事想要去警察局转转,便亮明华州刺史的身份。

    验明身份后,小官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于是有了刚刚的那一幕。

    事情很快很有效率的处理好了,水落石出,龙哥虎哥为临近数州作案被通缉的要犯,罪大恶极,先已关押,罪该问斩,已上报刑部。而青云道长为虎作伥,是一名从犯,按律判刑。

    中间出了一个小插曲。

    “道姑可是东郊白玉观的观主。”因为陈旭在场的原因,这名乌纱小吏客气的问道。

    “正是。”赵京娘似乎知道这名小吏真正想问的,脸色有些发白。

    “宣德元年十月,陛下诏告天下,停废无官府敕额的道观寺庙,并令遣散私自出家的男女。”小吏一五一十的把这项朝廷法令说了出来。

    “没有任何缓和余地?”可能是因为民间的传奇演绎,陈旭对赵京娘的观感不错,想替她说几句好话。

    “实在是朝廷明令禁止,下官也没有办法。”乌纱小吏一脸歉意,却很坚定的回答道。

    陈旭是名义上的华州最高长官没错,但要记住前面的“名义上”,况且违抗朝廷的明确政令,弄不好掉脑袋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做这么傻的事情。

    他这么一说,陈旭想起来了,在东京时有一段时间街头多了不少僧道打扮的人,失业了嘛。

    赵京娘出了家当了道姑没错,但她是私自出家的,道观也是自己私自开设的。

    乱世中,战乱、兵祸、灾荒,多少妇人女子流离失所,由于自身多舛的命途,这让她对这些女子的遭遇感同身受,抱有极大的同情。

    设立了道观后,到如今已收留不下十几口的妇人,又因为全是妇人,她们只接待女性香客,香火一直很好,靠着信女香火,才养活了一大伙人。

    要是道观关了,她自己一个人倒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只是苦了这些命途多舛的妇人。这些女子又将无依无靠。

    这项朝廷政令早已经快马加鞭发至到了华州,她也很着急,想对策,于是想要了青云观。

    这青云道观是有官府的敕额的,青云道长又是她亡父生前的好友,她原本想求助于青云道长,没想到自己差点掉进了火坑,而现在青云观观主都被官府抓了,青云观也要树倒迷糊散,指望不上了。

    而陈旭方面,虽然赵京娘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让小时候的他印象深刻,直到如今。

    但现在他们不过萍水相逢,而朝廷要关停非法的道观寺庙,这属于国家层面的决策,他说了不管用,也帮不上忙,对此只能说爱莫能助。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