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大殿之中,五个老头子跪下来:“臣等参见殿下。”
“几位先生起来吧。”
几个人听到朱厚照的话这才谢恩从地上爬起来。几个起来之后望着上面空空的龙椅总觉得自己这心里空荡荡的,他们五个已经快三天没见过皇帝了。
“父皇病了有几日了,没有什么大碍,几位先生就不要担心了。”朱厚照仿佛知道几个心里想什么似的,于是便开口说道。
刘健听后便开口说道:“没事便好,没事便好。”
朱厚照:“几位先生不要光站着,刘瑾端几张凳子来。”
话音刚落几个小太监就抱着几个凳子走了进来。刘健等人谢了恩,坐在了那凳子上。朱厚照见几个人坐定便开口说话:“几位先生,今天有三件事。第一件是山东巡抚上的急疏今天早上到的宫里。”
说话的时候刘瑾把奏疏递给了坐在文华殿的五个阁臣。刘健接过奏疏详细的看起来。这封八百里的急疏说得是:山东今年春天旱情严重,赤地千里,所以山东巡抚请求朝廷减免山东赋税,并调今年运往京师的曹粮一百万石用于救灾。
看到这封急疏,在场的所有的内阁阁员都摇了摇头。
“殿下,山东从开国以来多灾多难,这几年也是连连大旱。这减免赋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老臣的认为可以减免一半赋税”说话的是刘健。不过他说这话的时候谢迁的脸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
朱厚照听到这话之后便开口说道:“咳咳~~我想几位先生并没有抓到重点。”
谢迁:“殿下请讲。”
朱厚照点了点头:“刘先生,山东的赋税免到了多少年呢?”
刘健:“回殿下已经免到了弘治十三年。”
朱厚照:“内阁拟旨给何监,山东今年本不交赋税,所以免赋税就不用提了,至于调蓸粮赈灾一是准了,谢先生在户部找几个可靠的官员去山东负责赈灾的事。几位先生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刘健几个人摇摇头:“回殿下,没有了。”
朱厚照:“那就好,接着说第二件事。徐阁老和工部尚书徐大人这不是致仕了吗?我和父皇舍不得他们走,所以准备在香山给他们两个修个宅子,这规制就按照国公府的级别来,刘先生兼着工部里面的差事,所以还得劳烦刘先生,这银子宫里面出。”
这话一出众人便就知道这重点来了,听到了前两天退休的那两个老头子居然有一个国公规制的宅子,刘健等人内心是震惊的。几个人飞快的打眼色,最终还是管着礼部差事的李东阳开口了:“殿下无名无分,规制不和。”
朱厚照:“这个问题父皇和我都考虑到了的,所以这便和今天的第三件事有关了。几位先生想必已经听说了,宫里面办了两所大学皇明经世大学和皇明格物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也就是祭酒是由父皇亲自出任的,而这两位先生是去两所大学里面任副校长一职,所以这个职位的宅邸按照国公府的规制来建便符合礼仪。”
听到这话李东阳点了点头:“如此的话到也符合规制。”
朱厚照:“继续说这第二件事,两位大人的事情就劳刘先生费心了。然后借着这个机会我们继续谈这个朝廷致仕官员的问题。前几日我和父皇在以往的实录中发现,我朝七十致仕的官员有很多人都会在致仕回乡的路上染病,这样子不好。士人为我大明朝奉献了几十年,结果临到致仕了却死在回乡享福的路上,这很不值当也有碍朝廷清誉。所以几位先生这几日就好好的商量一下,关于致仕官员怎样安排的问题,对此我的要求是让致仕的官员尽量就在原地,离乡远的尽量不用返乡,毕竟人都七十了实在经不起长途跋涉。”
刘健几个人听了点点头。
朱厚照喝了一口茶继续的说道:“然后就是这第三件事情了,也就是这几天宫内宫外传的皇家的大学的事情。这学校具体管理是我在管,前两年就在涿州开始修的。今年二月完的工。今年九月开始招收学子,等下内阁就把这个通告发往全国。具体的条陈我已经写在了这本册子上,最主要的就是怎么怎样宣扬传播,其他还有一些招收学子标准,以及每年多少月份招收学子,招收多少学子。如果内阁有不明白的地方在来问我便是了。”
刘健接过了刘瑾手中那本小册子,当下点头应是:“好的。老臣回去就办。”
朱厚照:“两所大学的学子皆是天家门生,所以还请诸位先生尽力些。另外就是两所大学的职位问题,首先大学的校长是父皇我就不多说了,其次的职位是副校长负责学校的管理,只要其在职位上一天就享受一天的国公级待遇,在次之的主任类同候爵,教授则类同伯爵。讲师类同一品,博士类同二品,助教类同三品。其中副校长是由父皇签署聘书,主任教授由我签发聘书,教授一下则是由大学签署聘书。
至于这些职员怎么录用?讲师、博士和助教三类职位则是由大学向各界考核录取,副校长、主任和教授则是由父皇亲自和学校里面的副校长商量决定,这类人员主要是从致仕官员和讲师两种人中选拔。”
听到这里大家基本上明白了这皇明教育投资集团所创办的两所大学的基本结构,至于怎么办学怎样办学刘健他们自己都有自知之明不在过问。不过太子所说的什么副校长啊什么主任啊还有什么教授啊这些话他们可是听得清清楚楚的,像这种换个名字就给他们这些退休士人封爵的把戏也让自己这会儿沉着冷静的心火热起来。虽说这种荣誉也只能享受一辈子的时间不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但是毕竟以后再青史里面写着自己做了个某某副校长这也是不错的。
从此刻起,大明朝的官员致仕便成了一门学问。一个人什么时候致仕?致仕之后能不能在皇明大学里面混到什么位置?这些都取决于自己致仕之前作为一名大明官员是否简在帝心,是否为国为民。若是一个二品的尚书在退休的那一刻,居然只拿到教授一类的聘书或者连聘书都没有,这不就是硬生生的打自己的脸吗?到时候用不着别人说什么自己怕是也要羞愤地陨绝于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