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学城

文学城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并州崛起阅读 > 第九十五章 大胆创举

底色 字色 字号

重生三国之并州崛起:第九十五章 大胆创举

    眼见张杨半天不答话,徐锋一声令下,城头上千副强弓张开待发。

    豆大的汗珠从张杨的额头不停躺下。

    “扑通”,张扬身边的一名卫士竟因炎热与紧张交加,昏死过去,摔下马来。

    “谢徐侯恩典,谢徐侯恩典。”张杨终于下定了决心,答应了徐锋的条件。

    此时,后面的一万袁军刚刚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主将已死,盟友独自讲和。瞬间,这拨人马群龙无首,一窝蜂地地向前冲去。

    张杨急忙下令部队让开通路,不加阻拦,以免冲突。

    结果就是这些袁军送死一样来到了严阵以待的九原军军前,大部被斩杀,少量被俘。

    一通杀戮之后,徐锋又与张杨议定条件施行细节。接着,张杨的军队开始排成单列纵队,一一来到土城城门前,卸下衣甲交出刀兵后通过。

    一刻不停忙至次日清晨,九原军才将盔甲兵器,粮草辎重收缴完毕。

    当然,这几万人现在还不能走,得等到徐锋派人接受完城池,拿到赔款后,他们才能享有自由。

    十五日后,上千辆载得满满当当的大车,带着七千金,两万担粮食来到了徐锋军前。顺利接受城池的消息也在好几天之前就传到了徐锋军中。

    “张将军,当真不小酌一番道别?”九原城外长亭边,徐锋对盔甲刀剑全无的张杨问道。

    张杨面色铁青地摇了摇头。

    望着张杨逐渐远去的背影,徐锋长舒一口气。

    如此一来,侧翼的威胁算是彻底解决了……

    徐锋在将大部分兵甲辎重留给五原郡军民后,带着部队开拔回了代郡。

    回去的道路上,徐锋与张燕,赵云,张郃,张劫,沮授几人并马而行。

    “终于能专心致志对付袁贼了。”徐锋忍不住感慨。

    张燕已经忍不住开始展望未来的图景:“下一回,沿着信都,就可以直捣邺城了。”

    徐锋皱起了眉头:“取道信都,路途过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沮授开口了:“攻取邺城,最近的路线还是经过常山关南下啊。”

    众人沉默了。

    沮授所言不假,然而常山关地势险要,且驻有一万四千多袁军精锐,岂是轻易能夺下的。

    徐锋的脑海中也在反复分析夺取常山关的必要性,可行性。此次进攻信都,已是劳师远征。若是以后通过这条道路前往更加遥远的邺城,只怕每次出征,都是还未交战,就已经师老兵疲。

    这无疑是给袁绍以逸待劳的机会。因此,夺取常山关,势在必行。

    至于可行性,说实话,一时半会,凭空也难以分析出来。还是等到回了班氏,与众将领谋士商议后再定吧。

    回到班氏,徐锋立刻召集张燕,赵云等将领,以及兵部,军务部的沮授等一干谋臣,讨论攻取常山关之事。

    另外,虽不属于兵部,军务部,但实际上也身为谋士的官吏,也被召来了一些。

    徐锋开宗明义:“对于常山关,孤志在必得,今日所议,非是否要攻取常山关,而是如何攻取常山关!”

    谋臣们一面为主公的气魄所震撼,一面飞速开动大脑,思考如何办到攻取堪称冀州第一雄关的常山关。

    “在下有一策,可保攻取此关!”田豫沉思片刻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徐锋极感兴趣的肯定眼神后,田豫开始不慌不忙地说出自己的方案:“常山关虽城池异常坚固,然其后方地带,乃一方圆百里的荒漠,全无河流泉井,取水异常困难。近年来,守军都是从关前的一处河流中取水的。”

    “这么说,我们只要切断他们的供水就能取胜了?”张燕有几分性急地打断了田豫的论述。

    “非也,非也。若我军直接切断敌兵饮水,则敌兵会从大后方荒漠之外处取水引用。虽说他们会因此变得极度不方便,但基本的饮水还是能保证的。再说常山关异常重要,若是守军饮水真的出了问题,想必袁贼也会不计血本地让人从大后方送水过去。”田豫推翻了张燕的想法。

    之后,田豫继续开始论述自己心里的草案:“我军可遣人暗中观察取水敌兵行进路线,规律,而后设伏,将之一个不漏地全部或擒或杀,审出他们姓名后,派精锐士卒冒充他们,混入城中,而后里应外合,攻取关隘。”

    徐锋点点头:“妙策,妙策。只是一个不留,知易行难。敌军上万人饮水,来打水的人至少也有数百,想办到这一点,得反复考量计划方可。当然,具体方案,现在也无法拿出,得待到进军常山关时,再参照地形制定。眼下,各部将官当补充军队损失,而后对新兵加以训练。”

    众人一齐唱喏。

    议论完攻取常山关之事后,徐锋送走众武将谋臣,之后走进了堂后茶室内。

    田畴,温恢,国渊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眼下新选拔的官吏,应当还大多是豪门士族子弟吧?”徐锋向田畴开口道。

    “主公所言不差,在下也有心选拔农家寒门子弟为官为吏,只是寒门子弟大多目不识丁,更谈不上作文之类,因此就算进入官府,大多也是充任捕快一类。”田畴不无遗憾地开口道。

    徐锋面色沉重地点点头。在绝大部分中下层人口目不识丁的古代,想要选拔寒门,谈何容易。

    事实上,有人做过统计,即使是推行科举之后的隋唐,进士中士族出身者也占到了八成。在宋代,这一比例才变成五五开。

    然而如果考虑到士族与寒门之间基数上的悬殊比例,可以说即使是在宋代,士族在为官上还是占据着绝对优势。打个比方,一个家族有一百人,出了一个进士,和另一个家族,有一千人,也是出了一个进士。显然,虽说进士人数相等,但前者比起后者,还是在科举上优势尽显。

    一番思索后,徐锋开口问道:“若在辖境之内,每县设十学校,供寒门童稚免一应费用入学,且供给饭食,所费钱粮,将有几何?”

    同时,他的目光投向户部尚书国渊。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