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想了想,沉吟了一下,道:”之前省试,杨辉所做策论乃是《格物兴国论》,朕倒是想知道他在这殿试之上,又是写的什么?“
三份考卷虽然都糊了名,不知道具体考生的姓名,但是赵煦之前读过杨辉的省试考卷,对于其行文说话的方式印象深刻。刚才内伺虽然读了前三名的考卷,但很明显,都与杨辉的写文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要知道杨辉虽然来到这个时代有了几年,但是骨子里,依然还保着一些现代的说话方式。科考场上的文言写法,远远没有彼时的这些考生那么行云流水,其中更是夹杂着一些白话文。看起来或许不伦不类,但是该写的重点还是有的。这也是他的策论给初评官的印象并不算特别好的一个原因。
后面虽经宰相章惇和翰林学士蔡京详定改为了一等,但朝廷取士,自有一套流程,二人也不敢做得太过。毕竟当今圣上已经成年,很多事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能够破格提为一等,已经算是对杨辉策论中所写内容的一种极大认可了。
内伺所读不过是前三名,也就是蔡京和章惇二人定下来的,没想到皇帝竟然指明了要听杨辉所做文章。
“官家,奴婢这就找找。“内伺可不敢忤逆皇帝的意思。虽说糊名了,但是这种情况又不是第一次见,所以不敢怠慢。在一叠考卷之中翻找之后,取出了杨辉的策文。
赵煦许是批阅奏折有些累了,脑袋朝后面靠了靠,两手揉了揉额头,等待着内伺读卷。
内伺将杨辉所写打开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赵煦注意到他的神情,心中也有些疑惑,直接道:”还不念来?“
“官家,这,杨会元的考卷,怕是得读很长时间才行。”他当然不是怕自己读的时间太长,而是感觉圣上其实已经很累了,这些日子以来,关于西夏的情报,国内的一些内政,奏折众多,赵煦几乎都没有好好休息过。
“哦?”赵煦疑惑道。
内伺手捧考卷,呈到赵煦面前,说道:“杨会元的考卷,整整有十张之多,加起来竟是比前面读的前三名考卷的总和还要多。
赵煦愣住了,这种情况他也是第一次见,大凡殿试考卷,多条理分明,言简意赅,从这也基本上能看出一个人的学识程度。否则本来就一个很简单的意思,你非要搞一篇长篇大论出来,那就是啰嗦了。
“官家,这考卷,要不明日再看吧。”内伺对于皇帝的身体还是很关心的。
“无妨,朕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岂能贪图安逸,因此懈怠。”赵煦摇了摇头。
内伺读了前面三篇之后,此时口中已有些口干,再一想到杨辉这怕不是过完的廷策,心中暗暗叫苦。不过官家都没叫苦,他也只好强忍着开始读起了杨辉的考卷来,心中却是暗暗说道:好个杨会元,竟是写了如此多字,可害苦我了。
尖锐的声音稍稍变得有些嘶哑,内伺声音稍低,念道:“古者极治之时,法度修,教化明......方今承六圣之烈,太平百有余年,兵革不试,泽流无穷,功化之盛......”
赵煦头靠着后面,半闭着眼睛,听到杨辉的开篇之时,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又是这些歌功颂德的话,之前还道其有真才实学,一篇《格物兴国论》自己深以为然,没想到一到了殿试之时,也免不了曲意逢迎。
心中对杨辉的策论抱着极大希望的赵煦不由得感觉有些失望,若接下来依然是这些套话,那这一等说不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得给他降下去,我大宋如今内忧外患,可容不得这等钻营之徒。
沉住气,继续听下去,没想到刚念完这一篇,接下来又是一通长篇大论,几乎将如今的整个政策贬得是一文不值。赵煦越听越来气,双眼圆睁,没想到自己如此亲力亲为,想要重整大宋,在他杨辉眼里,竟是如此评价。
那内伺看到皇帝的神情,不由顿了顿,在犹豫着是否要继续念下去。
“继续念。”赵煦强压下心中的怒气。
其实杨辉所写关于此时的一些政策弊端,在他自己看来,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说法了,立朝百年,到现在冗官冗兵、土地兼并异常重、重文抑武的观念、失河套河西燕云等地、对辽纳岁币等等。其中很多问题实际上是立国时候就已经制定下来了,到得如今变得越来越严重,跟不上时代而已。
他如此写,但是作为皇帝,赵煦可没有如此看。他虽心中想的是革新,但也仅仅只是在之前的王安石变法的基础之上,做一些改动纠正而已,也就是说小的可以改,但是立国根本不能改,而杨辉提出的这些问题,基本就已经涉及到了立国的根本所在。
内伺心中也有些恐惧,他万万没想到杨辉竟然如此大胆,在策论中竟然写出这等文章。
不过接下来杨辉所写,倒是让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因为下面,都是杨辉所列出来的一条条解决办法。
当读到取仕之法的时候,赵煦原本有些愤怒的心情变得平静下来,取而代之的,却是眼前一亮,面上神情也放松了些,暗自点了点头。
“嗯,总算是提了点有用的对策。这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之法,倒是与其在省试之上的格物兴国能隐隐对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此话说得甚好。“
内伺见官家心情好了些,仿佛感觉考卷是他所写一般,心中也稍微自信了一些,继续念了下去。
“富民之法有三......”
“强兵之法有......“
“澄清吏治之法.....”
“商税流通之法......”
深夜的皇宫之中,内伺照着杨辉所做的策文,一条条建议,一个个解决办法,其中的利弊分析,逐一读了出来。
整整一个时辰,内伺才将考卷读完,之后静立一旁。赵煦此时,心中的震撼之感,如江水滔滔,不断的冲击着内心,只觉困意全无。
良久之后,他才回过神来,吩咐内伺道:
“朱笔伺候。”